理论教育 调解原则及其在法庭中的作用

调解原则及其在法庭中的作用

时间:2023-07-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学者认为,法院调解应遵循自愿、合法、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肖建华、唐玉富考察了法院调解保密性原则应该包括的主要内容及其在调解中的重要作用。唐玉富通过分析调解语言和法庭对抗式语言,发现它们处于不同的话语空间之中。诉讼中的法官和当事人都是依照法律规则行事,而调解则是基于日常生活场景中的语言,法官和当事人都将纠纷拉回到日常语言场景。

调解原则及其在法庭中的作用

我国学者认为,法院调解应遵循自愿、合法、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47]上述各项原则缺一不可,因为要实现公正调解,首先应该尊重当事人意愿,不能强调歪调,其次要依法调解,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而且要以事实为依据,认清当事人各自行为的谁错谁对,不能 “和稀泥”,不遵循相关原则。

王启梁、张熙娴通过考察云南某县法庭民事调解情况,发现基层法官会充分运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程序、话语建构方式、场景安排和氛围营造等手段调解案件。[48]李德恩考察了现代调解员应该具有的角色、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以及如何转换与规制角色。[49]显然,要做好调解工作,其难度并不亚于法官的庭审判决难度。肖建华、唐玉富考察了法院调解保密性原则应该包括的主要内容及其在调解中的重要作用。[50]屠育认为,调解中的法官要同时扮演不同角色,包括亲切沉稳的主持人、善解人意的心理学家、通情达理的社会学家,以及善于思考的法律服务者。[51]刘加良关注了民事诉讼调解模式,他认为我国当前的民事诉讼调解模式大体分为权力独享型、权力共享型和权力分享型。[52]郑鲁晶分析了法庭调解语言的研究现状,认为当前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很少,需要进一步加强。[53]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法官钟蔚莉曾获得了2008年全国优秀法官称号,她认为调解的方法主要把握四个方面。[54]刘汉民认为,调解纠纷的语言艺术方面应该注意如下几条:要融情于理,以情感人;说明缘由,消除误会;指出错误,分清是非;巧妙致歉,达成和解;具体分析,阐明事理;承担责任,化解矛盾;晓以利害,促进醒悟。[55](www.daowen.com)

廖美珍分析法庭调解语言研究意义与方法,认为调解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解决纠纷的重要手段,是现代纠纷解决中不可替代的一种方式,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而且有利于法庭结案,而调解语言研究是研究调解制度最直接有效的方法。[56]在研究方法上,语用学研究方法、批判话语分析方法和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唐玉富通过分析调解语言和法庭对抗式语言,发现它们处于不同的话语空间之中。[57]诉讼是以 “对抗-判定” 为基本模式,当事人之间通过相互对抗,按照对抗后果裁断当事人之间的争议,而调解则依靠当事人之间的互动,是一种 “事实-事实” 基本模式,他们需要的是公开交流和协商。诉讼中的法官和当事人都是依照法律规则行事,而调解则是基于日常生活场景中的语言,法官和当事人都将纠纷拉回到日常语言场景。程朝阳从语用学进路入手,考察了法庭调解话语与目的互动情况,将合目的性看作是人类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58]他发表的多篇论文都是围绕上述思路展开,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目的原则作为法律语言学研究的一大理论,是值得我们称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