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设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的历史意义

建设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的历史意义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五千年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智慧创造出历史悠久、灿烂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不仅是农村居民的精神之源,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既包括农业生产遗迹、古宅民居、木雕、石刻、剪纸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节庆、民俗、礼仪、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中国共有15个农业项目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在数量和覆盖类型上均居世界首位。

建设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的历史意义

在五千年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智慧创造出历史悠久、灿烂的乡村文化。在五千年的乡村文化里有“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情结,祈福避祸的民间信仰,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道德观,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良善交往原则,平和淡然的生活态度。基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所形成的乡村文化,包含的价值认知、价值追求与价值评判构成了乡村文化的价值观。乡村文化所体现的价值理念、思想观点、伦理道德、处世哲学等正反映了儒家文化所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乡村文化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正如梁漱溟所说:“中国文化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乡村不仅孕育出农民的精神家园,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归宿。

乡村文化历经时代变迁、时空转换,其文化精髓始终植根于广袤的乡土之中。乡村文化不仅是农村居民的精神之源,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既包括农业生产遗迹、古宅民居、木雕、石刻、剪纸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节庆、民俗、礼仪、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中国共有15个农业项目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在数量和覆盖类型上均居世界首位。

乡村文化独特的形成条件造就了乡村文化在表达形式和具体内容上的差异性、多样性。人们用智慧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乡村文化样式,其中包括春节庙会、端午龙舟、重阳登高、中秋赏月等民俗活动;舞龙、舞狮秧歌、民歌等民间文艺活动;年画竹编、刺绣等民间手工艺品等。乡村文化不仅满足和丰富了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也构建起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形成了抹不去、忘不掉的文化记忆,成为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www.daowen.com)

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中国农业项目,是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乡村文化组成部分,这些充满生存智慧和生命哲理的文化遗产至今都熠熠生辉,它们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文明提供精神营养,使中华文明以独有的方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