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学体育教学的科学技术基础

中学体育教学的科学技术基础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张玉田认为,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对教学过程以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高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做出某种资格证明。过去几十年中,国内出版了若干教育学、教学论、电化教育的书籍,人们都在预测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预测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

中学体育教学的科学技术基础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1.教学资源的信息化

教学资源指的是在教学中被使用的一切资源。但本书中的教学资源是狭义的教学资源,主要指用于教学的各种教学材料,通常包括教材、课件、图片、音乐动画等,没有把保障教学进行的资金和设施等包括在内。本书中的教学资源主要指狭义的教学资源,且以教学材料为主。教学材料是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

信息化教学中的教学资源所包括的素材和信息不局限于教师提供的,不局限于学校提供的,甚至可以无限扩大到整个世界。教学资源的获得不但多渠道、多元化,而且更加方便和即时。学生坐在教室里不但可以向自己的老师请教,还可以向其他专家学者和企业人士学习。

2.教学过程的信息化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但这两种活动却有着不同的性质。一方面,在教师教的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主体,学生是活动的客体,教师教的活动是属于变革和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的范畴。另一方面,在学生学的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和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客体。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属于认识活动的范畴。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环境是多样性的、个性化的,不是局限于教育或一般的教学场所;其次,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手段是现代化的,如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再次,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形式是丰富化的,既有传统的课堂班级式教学,集体化的学习和面对化的交流,又有网络教学,个别化的教学过程和虚拟空间中的交流;然后,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是多样化的;最后,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交流范围是扩大化的,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利用微信、数字化平台、App等进行交流和讨论,且信息交流中,参与的人不局限于教师和学生,可以有企业、家长及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第三方的参与。

3.教学方法的信息化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回答的是“怎么教”的问题。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但二者不是简单的相加,也不能把二者截然分开。教法制约着学法,学法也影响着教法。

我国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启发式教学。体育教学中主要是运用常用的理论教学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等。

信息化教学中所提倡的教学方法的特征是彰显“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将信息技术手段的融入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去探究与变革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封闭的教学方法,建立一种鼓励学生去自主地交流和沟通、有效地探究与合作的教学方法。

4.教学评价的信息化

陈玉砚在《教育评价学》中提道:“教学评价通常可以在两个层面上理解:一是包括学校教学管理在内的教学工作评价;二是教师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学)的评价。”

玉田认为,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对教学过程以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高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做出某种资格证明。教学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成就上的变化做出估价的过程,也是对教师教授能力和教授效果做出估价的过程。(www.daowen.com)

程书肖在《教育评价方法技术》中定义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学过程及效果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

具体来说,体育教学中的教学评价有如下特点:条件制约性、课程复杂性、内容综合性、要求可变性、评价内容要突出教学评价的功能导向性。评价内容要多元化,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纪实、成果作品、综合评语、水平测试等;评价主体多维化,可以包括以体育教师评价为主的基础上吸纳学生、专业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构建体育教师主评、学生自评与互评、专业教师与家长、社会人士第三方评的多元评价主体,使评价更客观地反映学生不同程度、不同表现形式的进步。教学评价信息化就是在评价的过程中加入信息化元素,便于评价更具有即时性,便于评价多维化和多元化的实现。

5.教学环境的信息化

本书中的教学指的是信息教学的学习环境。信息化学习环境是建立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应用技术基础之上,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能实现教学信息的获取途径和呈现方式多样化,有利于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的现代学与教统一的环境。

信息化学习环境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全新的学习体验。在学习资源的形态上,从传统的文字、图示、语言等信息资源转向声、图、像、动等全方位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在学习内容体验媒介上,从传统的黑板、教材、图示、真实实验和实训设备到连接网络的数字以及3D显示和移动终端、多媒体仿真情境、虚拟的实验和实训设备;在学习环境上,从教室封闭时空的单向教学转向网络支持下、开放时空的多维教学。

信息化学习环境主要包括硬资源环境、软资源环境和信息文化环境。此外,信息化师资和保障管理队伍、相关制度和机制、应用模式与规范等其他方面,也构成了信息化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6.教学管理的信息化

教育管理就是管理者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是国家对教育系统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是指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加入信息技术的元素,将学校的各种常规的教育教学管理、人事考评管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籍等管理方法采用现代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管理,以便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新的模式,达到新的学校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的理想效果,从而有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校常规建设的发展水平。

(二)未来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走向“按需教学”的新时代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要预测未来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一个困难的任务。过去几十年中,国内出版了若干教育学、教学论、电化教育的书籍,人们都在预测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预测教育将要发生的变化。但是,没有人能够预测到今天互联网的发展,更没有人预测到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教育将要发生的种种变化。

未来十年,整个教育的信息化环境将会发生重大变化,网络将成为每所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基于宽带网、数字化电视、“三网合一”(电话、电视、互联网)等的教学活动将成为学校的日常工作,语音技术、机器翻译技术、IC录音技术、智能Agent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将广泛应用于教学,社会将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加方便、自由的学习环境,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人的需要。在信息技术的强力保障下,未来体育教学将走向“按需教学”时代,即教学是按照每个人的需要,因人而异地满足每个人的体育相关教学需求,这种教学模式将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在网络服务系统上任意驰骋。“按需教学”网络服务系统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