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庆阳红军教导师师部遗址,庆阳革命遗址遗迹

庆阳红军教导师师部遗址,庆阳革命遗址遗迹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庆城红军教导师师部遗址庆城红军教导师师部遗址位于庆城县庆城镇北大街西侧,南距什字街约200米。红大成立于1936年6月1日,其任务是训练军事干部。3月起改称抗大步兵学校,对外仍称红军教导师,有学员1400余人,大多是红军中的班排级干部,主要领导人员未作变动。

庆阳红军教导师师部遗址,庆阳革命遗址遗迹

庆城红军教导师师部遗址

庆城红军教导师师部遗址位于庆城县庆城镇北大街西侧,南距什字街约200米。原有建筑物已全部被拆除或改建,现为庆城县教育局办公区,有砖混结构办公楼、砖混结构平顶房等设施。东临北大街,与普照寺广场相望,南邻商铺,西邻居民区,北邻庆城县粮食局办公区。

红军教导师,即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第三科。红大成立于1936年6月1日,其任务是训练军事干部。根据培训对象分为三个科,第一科训练军团以上的高级干部,第二科训练营级、连级干部,第三科训练班排级干部。成立时第一科、第二科驻陕北保安县,第三科驻甘肃环县木钵。周琨任第三科科长(即教导师师长),袁国平任政治委员,教育长郭化若。

庆城红军教导师师部遗址

西安事变发生后,驻守庆阳县城(今庆城镇)的东北军第一○九师于1936年12月27日撤往西安,红军教导师随即移驻庆阳县城,师部设在庆阳县城北街“永茂隆”(庆阳八大家之一韩寿长的字号)商号院内。院内有房屋10余间。1937年春,教导师与红二、红四方面军的两个步兵随营学校合并组成抗大第二校。3月起改称抗大步兵学校,对外仍称红军教导师,有学员1400余人,大多是红军中的班排级干部,主要领导人员未作变动。(www.daowen.com)

教导师进驻庆阳不久,蔡畅率中共陕甘宁省委工作团也来到庆阳县城。教导师除完成教学和训练任务外,还与省委工作团配合,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主张,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4月,红军教导师与陕甘宁省委工作团,发动和领导了轰动省府,揭露庆阳大地主冯翊清贪污赃款的“反冯灭霸斗争”,推动庆阳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向纵深发展。直接出面组织领导这场斗争的是教导师民运科和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教导师的学员相继毕业,步兵学校在庆阳的建制随之撤销。教导师的一部分干部进入八路军随营学校,开赴山西八路军总部继续办学,一部分留陇东工作。

(资料整理:赵平刘崇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