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汉画像砖精品赏析:令人惊叹的表演艺术

汉画像砖精品赏析:令人惊叹的表演艺术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行平索表演者仅四人,两驾马车,前车一马独驾,后车二马共驾。前车橦杆上端的艺人右手拉索,左手向外伸出以保持身体的平稳。前车橦杆顶端的艺人是整个杂技表演的视觉中心,在橦杆、橦杆左侧的人及平索等几种作用力的作用下,还能保持相对静止,以便右手能把索拉得平稳一些。本画像砖精彩地表现了一个惊险异常而又精妙异常的平索戏车表演,它同样不可思议,同样精妙绝伦。

汉画像砖精品赏析:令人惊叹的表演艺术

十、不可思议的精妙表演

作品名称:平索戏车

作品尺寸:高35厘米,宽118厘米

创作时间:东汉

出土地:河南新野樊集

现藏地:河南博物院(www.daowen.com)

在整个画像砖画面中,虽说由车骑出行、狩猎、比武、迎宾、荡舟,以及杂技表演近二十人、十多个动物、六个场景组成,然而,区区数人的平索戏车表演却当仁不让地成为画像砖中的绝对主角。

进行平索表演者仅四人,两驾马车,前车一马独驾,后车二马共驾。二车车轮位置尽管都紧贴着地面,车辆似乎没有上下剧烈颠簸,但是,前车上面却负载着一个粗壮的御手和两个相对粗壮的表演艺人,特别是橦杆上端的艺人体型显得格外粗壮。不仅如此,动力不足、负载沉重的前车的马的前足已到倾斜度很大的桥面,马儿埋首曲颈,步履艰难。后车是二马共驾,负载相对于前车来说较为轻松,所以二马八蹄腾空,奋力狂奔。这样,就出现了二车速度一急一缓的矛盾,这种矛盾给在运动中表演的艺人们增加了难度。如此情景之下,他们以下所做的动作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前车橦杆因车正驶在倾斜的桥面而变得向后倾斜,橦杆中部的艺人靠单弱的双臂竟完成了极为高水平的身体水平支撑;橦杆顶端置一短横木,横木上蹲立一艺人,他的身体已稍向左倾,在上橦杆左方做水平支撑动作的艺人也会把橦杆向左拉,整体上形成重心的左倾,平衡似乎被打破,即将发生人仰马翻的悲剧。前车橦杆上端的艺人右手拉索,左手向外伸出以保持身体的平稳。后车的橦杆上一艺人如猴子上树般灵巧地向上攀援,同时一手拉索。平索上的艺人以脚勾索,身体倒悬,二臂微曲,仿佛在优雅地摆动。

就现代的杂技表演来看,竖杆攀援、平衡支撑似乎并不是高难度动作,然而在运动中,特别是在极不平稳的马车的运动中在橦杆高度倾斜的状态下完成这些动作应该很不轻松。特别是后车橦杆上的艺人身体如此弱小,却还要在攀援中完成拉索任务,其难度可想而知。前车橦杆顶端的艺人是整个杂技表演的视觉中心,在橦杆、橦杆左侧的人及平索等几种作用力的作用下,还能保持相对静止,以便右手能把索拉得平稳一些。这种动与静的矛盾全需他一个人用超凡的技巧来化解。在不平稳的运动中,在人拉拽的颠簸平索上做到身体的倒立悬挂的动作相当不容易,而面对下方奔驰的马车需要多么精湛的技艺和多么令人敬佩的胆量!

本画像砖精彩地表现了一个惊险异常而又精妙异常的平索戏车表演,它同样不可思议,同样精妙绝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