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研组工作及总结工作实践指南

教研组工作及总结工作实践指南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做好教研组工作及总结工作普希金教授第七讲的题目是“普通教育学校工作方法及提高教师水平工作”。因为,参加教研组的人如不出于自愿,如不在思想上对教研组工作持积极态度,教研组的工作就会流于形式。前面所说自愿,是反对对教研组工作采取形式主义的态度,是说在进行教研组的组织工作时要把工作作的深入细致,决不是说我们对此可以持自由主义态度。主任的人选对于教研的工作关系很大。

教研组工作及总结工作实践指南

如何做好教研组工作及总结工作

普希金教授第七讲的题目是“普通教育学校工作方法及提高教师水平工作”。在这个题目之下,他讲了许多方法工作的组织形式,其中首先谈到的就是教学研究组。在报告中“工作方法”这部分的结尾,他又谈到“教师学习工作的总结”。我现在就来把这两个问题同大家谈一谈。因为,据同志们反映,大家在工作中遇到这两方面的问题最多。

一、教研组工作

(一)教研组的性质与任务

教研组(或教研室)是学校的基本教学组织。它的任务是搞好教学工作,实现教学计划

在这里要注意我所谈的“基本教学组织”六个字。它是“教学组织”,与行政组织性质不同。它不是处理行政问题的机构,学校领导也不应把一些行政上的或事务上的问题放在它身上。应该让它能专力去搞业务工作即教学工作。

谈它是“基本”的,这包括两种意思:一种是“最基层的”意思,犹如人体的细胞。另一种意思是说“少了它就不行”。一个学校里如果没有教研组这个组织就很难完成教学的任务。在这个意义上,也可说它是基本的。

既然说教研组是学校的基本教学组织。那么我们也就可以说,一个学校办的成绩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研组的工作质量来决定的。所以,所有学校工作人员都应重视教研组工作,并应努力把它搞好。

(二)教研组的重要性

教研组的重要性刚才已经谈到一点了。为了唤起大家对于此一问题应有的注意,我现在再进一步谈一谈。

刚才我们曾说,说教研组是基本的组织是因为“少了它就不行”。为什么少了它就不行呢?

(1)因为人民教师的任务是艰巨的。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这样说:“中学教育的目的,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员。中学教育不仅要供应高等学校以足够的合格的新生,并且还要供应国家生产建设以具有一定政治觉悟、文化教养健康体质的新生力量”。这是我们每个同志的任务。这个任务是艰巨的,是我们没有遇到过的,也是我们过去的前辈们也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样重大的任务,光靠一个人单干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大家组织起来同心协力地去干才可。

(2)因为教学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为了完成前述艰巨任务,必须把我们的教学质量从现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所有教师同志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水平。而今天要求进步,也不是“闭户潜修”所能成功的,也得组织起来,互相切磋,才能进步。

(3)从我们自身的条件说,我们也得依靠教研组这个组织。虽然我们中间绝大多数都在高等学校毕业,并且都有相当的或很多的教学经验,在某项专业中有相当深的造诣。但是我们也得承认,我们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旧社会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思想上不健康的因素。我们无论是在旧日的学校毕业,或者有一部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正在改造着的学校毕业,我们都得承认,我们所受的教育有极大的片面性、局限性。它们不是理论脱离实际的,就是水平不高的,或者是充满着资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的。这样的现实我们得有勇气承认。(谁不承认谁就是怯懦,是自高自大,是思想水平太低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在这样的装备基础之上,来应付前述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那自然就得依靠一个组织——教研组,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困难问题,弥补我们的缺陷,增强我们本身的条件与工作的勇气。

以上三点说的是一回事,也只说明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了把我们人民教师的责任担负起来,我们除了个人努力以外,还得组织起来大伙儿干。除了个人的工作方法以外,还得用集体的工作方法。这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条光明大道。不走这条路,教师任务无法充分完成,教学计划不能完全实现。既然如此,教研组的重要性还用再说了吗?

二、教研组的组织

教研组系由同科目或性质相近的科目的教员三人以上在自愿原则下组织起来的。

若同科目的教员够三人时,就应单独成立。不足三人时才找相近科目教员合并组织,如文史、数理、生化、生地等教研组。或者与邻校同性质科目教员组织一个教研组也可以。如体育音乐、生物以及其他科目都可这样做。

这里所谓自愿,并非说教研组不组织均可,或个人参加不参加均可。这样的自由主义态度是不对的。因为教研组之重要性既如前述,那么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个人都应对于此项组织抱积极态度。这样与自愿是否矛盾?不矛盾。所谓自愿,意思是说,教师应了解教研组之重要,知道这是自己搞好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组织,一定要积极争取参加。而学校领导上对于个别认识不够的教师应多方启发他、开导他,使其认识到参加教研组的好处因而愿意参加。不是硬派在一起就成的。因为,参加教研组的人如不出于自愿,如不在思想上对教研组工作持积极态度,教研组的工作就会流于形式。前面所说自愿,是反对对教研组工作采取形式主义的态度,是说在进行教研组的组织工作时要把工作作的深入细致,决不是说我们对此可以持自由主义态度。决不能把“自愿”二字理解为给自由主义留的一个可以钻的空子。

教研组必须有一个主任。主任的人选对于教研的工作关系很大。主任的人选应该本着以下的标准来确定:

(1)思想进步工作积极

(2)业务水平较高

(3)有领导能力

(4)资望较高

当然,每人的条件如何是比较而言的。若没有绝对达到这四项标准的人,就可以条件比较好的人去充任。领导人不仅应本此标准去物色组主任,而且组主任也应本此四项标准去努力,争取达到合乎规格的标准。

听说你们还有组长联席会议。这在高等学校里是没有的。我想在这种会议上可以研究一些领导工作的方法、制度,交流一些经验,至于业务上的具体问题是不适宜于也不可能在这种会议上解决的。我认为,这种会议对于教研组组织来说,不是十分重要的,不是非有它不可的。

三、教研组的工作内容

教研组里做些什么工作呢?它的工作内容主要应有以下十项:

(1)教学内容工作——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共同备课,如寻找课文主题思想,教材重点,确定教学目的等。

(2)教学方法工作——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编制教案,讨论作业及考试题目,观摩教学,互相听课交流经验等。

(3)提高教师水平工作——进行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有关政策文件的学习及从事研究工作等。

(4)资料及设备工作——教研组应有一定的设备及资料,教研组应建议学校购置并自行搜集制作一些资料及仪器设备,以期资料与设备日趋充实。为教学及研究工作准备物质条件。

(5)领导学生课外研究小组工作——这也是教研组分内工作,它应满足学生们在这方面的要求。

(6)助教培养工作——那个中等学校假如有助教的话,教研组就应有计划的去培养他们,使他们逐渐具有独立教课的能力。

(7)指导实习工作——师范学校及中等技术学校学生们的教育实习与生产实习,以及一般中学有的结合教学进行的参观实习,教研组也有责任指导他们。

(8)对附校,实习工厂的联系与帮助——为了使教师教课不与实际脱离,教研组应与附校及实习工厂保持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从它们那里不断吸收新东西,另一方面也应给予他们以理论上或技术上、方法上的帮助。

(9)与外校及有关机关的联系工作——与外校同性质的教研组联系,与高等学校有关的系科联系,与有关的机关联系。如与博物馆图书馆、古物陈列等机关系统。

(10)其他工作。

可见教研组工作内容是很丰富的,它需要做的工作是很多的。若把教研组工作仅理解为每周或每两周开会一次,而且仅在会上讨论某一课的主题思想或教学目的,那就想得太简单了。

当然,这许多工作并不是一下子都做得了的。每个教研组要看它本身的条件与力量,及其需要情况,在这些工作中确定主次先后,突出具体的计划来。也就是说,每个教研组都应有重点地逐步地进行其工作。不能希望一下子把所有工作都做完、都做好的。

四、教研组的工作方法

教研组的工作方法是受它的工作内容所决定的。一定的工作内容需要一定的工作方法。

一般说来教研组有如下的一些工作方式

(1)开会讨论问题——这是最常用的,在钻研教学大纲、教材、研究教案等许许多多的场合下都可选用开会讨论的方式。

(2)组织报告——进行政治及业务学习,及钻研教材时都可选用专人报告或中心发言结合讨论的方式。这些报告,多数是由本组成员担任的,有时也可请组外的人来担任。

(3)阅读文件——在教学内容工作,教学方法工作及提高水平工作中都用得着这种工作方式。分别阅读或集体阅读都可以。(www.daowen.com)

(4)观摩教学及评议会——在前面设工作内容举例时,曾提到它,它同时也是进行工作的一种方式方法。

(5)个别谈话——其中包括组主任与教研组成员,教研组成员之间,教研组成员与学生及其他组外校外有关人员等。当然,所说内容都是为了进行教研组工作的。

(6)其他的方式方法——如在搜集资料时可能用到采集方法,指导学生实习时可能用到参观,示范等方法。此外还可用其他的一些方式方法,要视工作内容需要而定。

我所举出的这些方式方法并不算完全。不过,由此可以看出,教研组的工作方法绝不只限于开教研组会议而已。各位教师在教研组的工作方法中还可发挥创造性,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方式方法越多越灵活越好。

所有这些方式方法,在许多场合下都是互相结合着使用的,如报告可结合讨论,阅读文件结合报告及讨论等等。

教研组在进行其工作时必须有很周密很具体的计划。这种计划是把教研组在一年或一学期的工作内容与方法加以适当的组织排列。然后把每项具体工作,执行人、检查人、完成日期等都一一列出,制成一目了然的表。在组内讨论修正。变成每个教自己的思想上的东西。这样教研组的工作便能很有秩序地逐步易于检查了。否则,在计划中光写出笼统抽象的话,大家仍然摸不着头脑,仍然无法进行工作的。

据同志们反映,在进行教研组工作中感觉比较困难的问题是由几个不同科目组成的教研组的工作。因为大家所教的东西不同,不好进行深入的讨论研究。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1)首先要明确教研组如不由同一科目教师组成,就得由科目性质相近教师组成。并不是任何科目的教师凑起来就成为一个教研组的。如把史、地、音、体四门科目放在一个教研组里就不如再把他们分开,假如分开后每组能有三人以上的话。

(2)在由两个以上科目的教研组里并非进行所有的工作都感困难的,只是在进行讨论教材或共同备课工作时感到困难。其他各项工作仍然可以进行。如前所述,我们教研组的工作内容是很丰富的。不要只把我们的工作局限于备课上,若只限于备课上,那么同科目的教研组也有困难的。因为同科目的教师们由于所教年级不同,进度不同,他们所教的内容也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在所有的教研组里,都应设法寻求与大家都有关系,而且关系较紧的问题来进行工作。

(3)在不同科目的教研组里,虽然不能进行集体备课,甚至也不便系统地讨论某一科目的教材。但是,既然这些科目是性质相近的,那么就有可能在某一科目的教材内容选择一些适当的题目进行重点深入的讨论。假如题目选择得好,而且事先大家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这一点很要紧),使讨论真能解决问题。这对于所有的教研组成员仍然是都有好处的。

(4)况且,我们还可把教研组的工作重点稍加改变,以适应不同科目教研组的特性。在这类教研组里进行与大家都有关的业务学习,这是没什么问题的。如学习《红楼梦》,批判资产阶级唯心观点,对语文历史、政治、教育等科目的教师来说都是需要的。如研究如何进行实验的方法,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都是有用处的。如研究或交流如何在各人的实际教学中实现某一教学原则的经验,研究在课堂上如何提问等等,也是对不同科目的人都有启发性的。在不同科目的教研组里还可彼此了解情况,并研究如何使这些不同科目的教学配合联系得更紧密的问题,而同一科目的教研组在这方面的条件就差些。不过,在这一点上,各教研组也应互相联系的。各组间的联系应主要以此问题为中心。

所以,假如我们好好钻研,发挥创造性,在不同科目的教研组里仍然是可以想办法做许多工作的。

对于不同科目的教研组,一方面,除如以上所说可以尽可以想办法进行工作。另一方面,还想法创造条件使其尽可能分开。分开的办法,除了等学校扩充教员人数增加外,还可与邻校教师合组,而兰州市是有这种条件的。

五、搞好教研组工作的基本条件

明确了教研组的性质、任务、重要性、组织工作内容与方法,还不能保证把教研组工作搞好。要把教研组工作搞好,还得有一些基本的思想上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集体主义精神——教研组的工作是一种集体的工作,其成员必须具有集体主义的精神。大家都应有搞好教研组工作的决心,并且都团结得很好。在这个组里一方面造成一种集体友好的气氛,另一方面要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彼此之间既不猜疑,也不有“留一手”的思想。都能自觉地遵守组织纪律,都愿把自己所知道的贡献出来,也都能很诚恳地很自然地交换意见,进行讨论。这样,教研组的工作就能顺利地进行。否则,就可能发生许多纠纷,不但使工作无法进行,而且还给正常工作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障碍。所以教研组是及所有组员都要经常注意搞好本组团结工作。

(2)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有优点也有缺点,在我们所发表的意见中有对的也可能有错的,为了使我们的工作中的优点巩固,缺点克服,意见中的正确部分成立,不正确的部分改正。那就需要我们在教研组里经常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否则,我们的工作就不可能深入,就会接触不到问题之实质,就会是形式主义的。所以,为了搞好教研组工作,我们就得与一团和气及表面敷衍的作风进行坚决的斗争。也可以说,教研组的工作必须是在这种斗争过程中开展起来的。

(3)高度的负责精神——教研组工作还是要各个人来具体搞的。即以共同备课或共同讨论教材而论,这一工作也是建筑在个人一系列努力钻研的基础上的。若以为有了教研组,就有着依赖思想,自己就不再努力,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这种思想不仅是懒汉思想,而且也是剥削思想)。存着这一类思想,教研组就非垮台不可。成立教研组不是为的省功夫,可以多休息,而是为的把工作搞好。而要把工作搞好,就有高度责任感不可。但是教研组交下来的工作,我们要加倍用心把它搞好才对。因为它不仅关系着自己一个人,而且还关系着大家。

(4)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教研组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件新的东西。我们须从头学。没有许多旧规可循。这固然有许多困难,但也还是发挥我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好机会。教研组长及所有成员都要一齐开动脑筋,找窍门、想办法,才能把教研组工作搞好。

此外组织性、纪律性、计划性对于教研组来说也都是非常必要的。而这些精神都是要从教研组成员的行动中体现出来的。

这些基本条件都是属于思想方面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要想利用新的教学组织与方法,作些新的工作,还得具备一套新的思想条件与工作态度。这些东西都是互相联系着的。所以,为了搞好教研组工作还得注意思想改造,而在很好地进行教研组工作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水平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教研组工作与我们的思想水平提高工作是互为因果的。

六、对于教研组的领导

要想把教研组工作做好,还得注意对于教研组的领导,对于教研组的领导可以教研组的主任工作及校长或教导主任工作两部分来谈:

(甲)教研组主任对于教研组的领导

教研组主任对教研组负直接领导责任。他在对于教研组的领导中一般的或经常的要处理以下各项工作。

(1)制订计划

(2)分配本组教师任务并组织工作之进行

(3)主持本组会议

(4)批备文件(如报告大纲,授课计划等)

(5)检查性听课

(6)对工作进行检查及总结

(7)其他

以上是教研组主任应负的责任。当然他为了把他们工作做好,也可组织一些力量来进行以上工作中的一部分。不过,这些工作的责任总是由他来负的。

(乙)校长及教务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对于教研组的领导

教研组既是一校的基本的教学组织。那么一个学校的领导,为了把本校教学质量提高,就得抓紧对于教研组的领导。校长、教务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对于教研组的领导,应该抓紧那些问题呢?

(1)注意教研组主任的人选。(人选的标准前面已经说过了)

(2)规定并帮助各教研组建立一套工作制度,使教研组工作能正常地、健康地、顺利地进行。

(3)抓紧各教研组的计划,并对之进行详细的研究、批审。

(4)进行有系统的检查。主要是按计划逐项检查。

(5)有重点地逐步总结经验。

(6)交流各教研组间的优良经验。

(7)其他。

关于校长、教务副校长或教导主任、教研组主任对于教研组的领导所应做的工作,除上面所说的以外,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他们都应注意的,那就是对于教研组的思想领导。当然,对于任何部门的工作都应注意思想领导的。但是对于教研组来说,思想领导更有其特殊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如前所述,搞好教研组的基本条件是思想方面的准备。那么,要搞好此方面的工作就必然要抓紧思想的领导了。

怎样进行思想领导呢?关于这个问题属于一般的领导方法问题,离开教研组问题稍远,在这里不得谈它。但是我只提出一点来说,那就是要加强思想领导,必须先统一领导思想。换句话说,就是要使教研组所有成员与领导人员对于教研组工作问题,在思想认识上得到一致。假如,从校长以至教研组所有成员对于教研组的性质、任务、要求、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基本条件、工作制度,以至于教研组的具体工作计划都有明确一致的认识,那么,这个教研组就具备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来开展它的各项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