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陇上学人文存:李秉德书写的以识字为重点

陇上学人文存:李秉德书写的以识字为重点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识字为重点”不可轻易丢掉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提出“以识字为重点”是有来历的。我国千百年来儿童语文教学就是以识字为重点,例如采用读“三、百、千”的办法。我们现在的做法有改变,但“以识字为重点”不应轻易改变。不能因此把“以识字为重点”否定了。

陇上学人文存:李秉德书写的以识字为重点

“以识字为重点”不可轻易丢掉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提出“以识字为重点”是有来历的。我国千百年来儿童语文教学就是以识字为重点,例如采用读“三、百、千”的办法。我们现在的做法有改变,但“以识字为重点”不应轻易改变。因为它是有科学根据的。它是根据汉字难学,汉字一字一音是构词的词素等特点而提出来的,所以汉字一定要学好。过去,艾伟先生和李廉方先生对汉字教学心理和低年级语文教学都曾做过一些实验研究,他们也都强调认字。对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从长期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有科学根据的东西,不可轻易丢掉。我们不要老是从零开始,要有经验积累,该继承的要继承。如果把已有成果丢掉,像猴子抱玉米棒那样,我们的工作就老提不高。对行之有效的成果要用,不要轻易丢掉。

今天我们提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有的地方单打一抓识字,忽视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没有把识字与读写结合,使读写搞不好,而识字质量也并不高,于是就怀疑“以识字为重点”的提法。我看这是教师的思想方法及教学方法问题,是教师的水平问题。还有,因为我们今天强调智力发展,有的同志就觉得老搞识字,时间长了,会影响智力发展,于是提出异议,想早点搞读写。其实识字处理得好,也可以促进智力发展,也有利于读写。这是个如何处理好识字与语文教学其他方面的关系问题。不能因此把“以识字为重点”否定了。对“重点”二字要理解得活一点,就是说和其他的东西比,它的比重要大一些。黑龙江注音识字实验也没有丢掉识字,他们认为识字不多也可以阅读,在阅读中可以识字,也是要识字的。语文教学任务要全面完成,不要抓了一项,丢了别的。不管什么课,都得注意全面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当然,具体的一堂课可以突出某一方面的训练,根据教材及学生情况可以有所侧重,对别的方面涉及不多或涉及不到,但整个教学应该把需要解决的语文问题都给解决了。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好识字与其他方面的关系。要有全面的观点,避免单打一,这也使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处理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小学语文教师要把《大纲》弄熟弄透,教材弄通,顺利解决识字教学问题。

从实际情况说,我在大学工作,知道现在很多大学都在一年级添设语文课,就是因为中学小学没有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我怀疑:如果中小学语文没有过关,大学一年级能解决问题?我看不行,因为大学语文教师教普通语文的本事不一定比中小学教师高明,中小学教师可以抓得很具体,很扎实,而大学中文系教师各有自己的专业,可能侧重文学或其他的某些方面,这样就难以达到补课的目的。这说明基础必须在中小学打好。我看到大学生写的东西不少,不写错别字的人是少数。与机关同志接触,他们也说分配到他们那里的大学生写东西不成样子,会写材料的不多。可见基础打得不够,其中就包括识字。小学低年级一定要教好识字,要处理好识字与其他各方面的关系。到中高年级乃至中学,也不可忽视识字。(www.daowen.com)

解决问题不能光靠一句话,一个提法。重要的是要提高师资水平。有的东西像各种教案或一些把词语解释、段落划分、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等都写得很详细的所谓的参考资料,教师非常欢迎,因为什么都编好了,自己可以不必费气力了。其实这不好,对教师帮助不大,应从根本上提高师资水平。

(本文是作者在1985年2月全国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上的一次发言,经人整理后,曾在《小学语文教学》1985年第六期上刊登,后又在许多语文刊物上转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