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历史名城:宫殿、遗址、衙署

中国历史名城:宫殿、遗址、衙署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这两处保存完好的宫殿建筑群外,我国历史上还有过许多著名的宫殿建筑,虽然因为历史的沧桑变幻没能留存至今,但其遗址尚有迹可寻。在省城与府、州、县城这些地区中心城市中,体现其城市行政等级的是衙署建筑。

中国历史名城:宫殿、遗址、衙署

三、宫殿、宫殿遗址、衙署

我国古代多数城市以突出政治中心为主,城市规划和建设受到城制的影响,宫殿、衙署在城市中占据突出的地位,它们也是城市曾经的政治地位的体现。

北京是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明、清的都城,宫殿建筑保存完好。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现存房舍8 707间,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外朝主殿太和殿,雄踞于高达8.13米的汉白玉石砌台阶上,面阔11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是紫禁城中最壮观、最宏丽、等级最高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堂。殿内金砖墁地,雕梁画栋,陈设奢华,极尽富丽堂皇。故宫建筑群是封建帝王的威严与至高无上地位的象征。位于今沈阳市区的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清崇德元年(1636)建成,乾隆时又有增建,占地6万多平方米,由20多个院落300多间房舍组成,清朝入关前以及入关后皇帝东巡在此听政起居。建筑具有鲜明的满族风格,特别是东路大政殿前对称排列的十王亭,以建筑的形式反映了在清代军事制度、社会制度、民事管理等方面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八旗制度。沈阳故宫是全国仅次于北京故宫的保存较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也是沈阳作为清王朝龙兴发迹之地的见证。

除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这两处保存完好的宫殿建筑群外,我国历史上还有过许多著名的宫殿建筑,虽然因为历史的沧桑变幻没能留存至今,但其遗址尚有迹可寻。如西安境内有秦代大型宫殿阿房宫遗址,汉代未央宫、建章宫遗址,唐代大明宫华清宫兴庆宫遗址;咸阳境内有秦甘泉宫遗址、梁山宫遗址、秦汉甘泉宫遗址;大同境内有北魏明堂、辟雍遗址;洛阳境内有汉魏明堂遗址、唐东都明堂遗址;邯郸境内有邺城三台遗址;南京有明故宫遗址,等等。这些宫殿遗址反映了所在城市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在省城与府、州、县城这些地区中心城市中,体现其城市行政等级的是衙署建筑。如地处太行山东麓的保定,原为北魏设立的清苑县,宋为保塞军,后升为保州,州、县治所始迁至今保定城区。清康熙八年(1669)起,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保定从此成为直隶省会。雍正二年(1722),改直隶巡抚为直隶总督,雍正七年(1727)将原保定府衙改建为直隶总督署,直到1911年清朝灭亡,历经8帝128年,这里始终是直隶省的军政枢纽机关。民国以后则为直隶督军、川粤湘赣经略使、直鲁豫巡阅使、保定行营、河北省政府驻地。清代直隶省是拱卫京师的要地,直隶总督是各省督抚中的津要之职,在曾驻此署的74位总督中,包括李卫、方观承、刘墉、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等著名人物。该衙署历史内涵丰富,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誉,是全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省衙。

南阳知府衙门是国内现存比较完整的古代府衙。这里曾是元、明、清及以后地方行政长官署事和办公的地方,始建于元至正八年(1271),整个建筑占地7公顷多,有厅堂房屋130余间,中轴线上有照壁、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等建筑。院落数进,布局多路,厅堂轩敞,陈设华丽。(www.daowen.com)

绛州大堂是现存最早的州衙建筑,位于新绛城内西部高阜,始建于唐代,现存为元代建筑。大堂面阔七间,进深八椽,面积496平方米,为历代州署衙门正堂。古代州衙正堂通例为五间,绛州大堂独为七间,全国罕见。

江苏省境内唯一留存的州府衙署淮安府署,原为南宋五通庙,元代起改建为淮安路总官府,明洪武三年(1370)扩建为府署,明清两代均有修葺。清咸丰年间大堂毁于火,咸丰十一年(1861)重建。现仅存大堂、二堂。徐州徐海道署(俗称道台衙门),是明清两代徐海地区的最高行政机关,现存照壁、二堂、三堂、西厢房,当年庞大的规模和完整的格局仍然清晰可见。

平遥古城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古代县城的原型,县衙位于城西南部,坐北朝南,占地约2.6万平方米,分左、中、右三路,中轴线上从南向北依次为衙门、仪门、牌坊、大堂、宅门、二堂、内宅等,并向外一直延伸到南横街上。这些院落仍基本保持了明清衙门的特征,气势庄严。

位于云南建水城南的纳楼土司衙署是民族地区衙署建筑的代表。明清时纳楼茶甸副长官司(彝族土司)领有红河南北岸一带,为西南三大彝族土司之一。司署原在城西南40余千米的官厅街,光绪九年(1883)老土司死,临安知府报请云贵总督批准,将其辖地由土司的4个儿子分而治之,以削弱其势力,分后改称土舍,仍冠以纳楼司的总名。其第四舍新建衙署一座,高踞于红河北岸山巅,大小房舍70余间,占地2 895平方米,四周围以高大护墙,并设以炮楼、碉堡,气象森严,壁垒坚固。

此外,处于运河南北水运枢纽的淮安、扬州两地曾设有管理漕运、盐运的衙门。淮安早在宋代即设有淮南转运使,元设总管府,明清设漕运总督署作为全国漕运的最高官府,在淮安旧城中心镇淮楼北建有总督漕运部院,经历次战火,今遗址仍存。扬州的清两淮都运盐使司衙署现门厅保存基本完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