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平遥古城:中国文化遗产,历史记忆与银行雏形

平遥古城:中国文化遗产,历史记忆与银行雏形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山西省的中部,面积为2.25平方千米。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并延续至今。元时城垣已经严重破损。城墙周长约6000米,高约10米,底宽8米~12米,顶部宽2.5米~6米。市楼高18.5米,为三重檐歇山屋顶,上铺彩色琉璃瓦。清代道光四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3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

平遥古城:中国文化遗产,历史记忆与银行雏形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山西省的中部,面积为2.25平方千米。相传平遥原为帝尧的封地,尧即陶唐氏,所以平遥旧称为“古陶地”。平遥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前782年),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并延续至今。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1368~1911年)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平遥古城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人称平遥有三宝,古城墙便是其一。平遥古城墙周长约6000米,有3000个垛口、72座敌楼,据说象征孔子3000弟子及72圣人。城墙历经了600余年的风雨沧桑,至今雄风犹存。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姬静时期,时为夯土城垣。元时城垣已经严重破损。现存城墙,系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新扩建。城墙内部用土夯实,外部全部用砖砌筑。是全国历史最早、规模最大、保持最完好的具有明代风格的县城砖土城墙。城墙周长约6000米,高约10米,底宽8米~12米,顶部宽2.5米~6米。四角均设角楼,东南墙角上的魁星楼、文昌阁和点将台巍峨、巧妙地坐落在城墙顶上。城墙有南北各一道、东西各二道共六道城门。平遥整座城市是仿灵龟样式而设计,有“龟城”之称,因之六道城门各有寓意:南面的“迎薰门”是龟头,面向中都河,城外原有两眼水井则为龟眼;北面的“拱极门”是龟尾,也是全城最低处,城中污水由此流出;东西四门和瓮城相对,上西门为“永定门”,下西门是“凤仪门”,上东门为“太和门”,此三门均向南开,似龟的三条腿,唯有下东门“亲翰门”朝东而开,据说是古人建城时怕龟爬走,于是将其腿拉直并用绳索拴在麓台塔上。城墙的各个城门都建有重门瓮城,设内、外门。环城有护城河,宽、深均为3米,城门下设吊桥,以作通行与防御用。城门内外地面皆由条石铺成,内墙还筑有马道斜坡,将官们可骑马直达城墙顶上。

平遥古城墙

平遥古城内的街道、商铺和民居都保持着传统的布局与风貌。从城墙上往城里看,整座古城尽收眼底。城池以市楼为中心,由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蜿蜒巷构成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相互对称的格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左祖右社、寺庙对称、文武相对的规制。

地处古城中心的城南大街,是赫赫有名的晋商的发祥地和聚集地,是古城的精华之一。450多米长的古街上,沿街而建的商店铺面,鳞次栉比、互连呼应,铺面结实高大,檐下绘有彩画,房梁上刻有彩雕,古色古香。大小店铺78处,有票号、钱庄、当铺、中药店、绸缎庄、杂货铺以及扇子灯笼、戏装铺等,几乎包容了商业的所有行当。商业极为繁荣的平遥,享有“小北京”的美誉,足见当时平遥商业之兴旺、街市之繁华。

铺面后的居民宅全是清一色的山青砖墙和灰瓦屋顶组成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外雄内秀,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每个院落沿中轴线由几套院子组成,中间多用短墙、垂花门楼分隔,形成二进和三进“目”字结构。整个古民居有分有合,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国明清时期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精巧的木雕砖雕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平遥古城内至今保存有近4000处传统的四合院民居,它们大多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里面有400余处保存得相当完好,其中还有少部分为明代和罕见的元代民居,十分珍贵,是迄今汉民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平遥古城南大街上最突出的建筑是跨坐于南大街之上的市楼,它的底层是南大街的南北向通途。市楼高18.5米,为三重檐歇山屋顶,上铺彩色琉璃瓦。它和古城墙一起被人们视为平遥城的象征。

整个古城的布局,一派古朴,既反映了当时“人神共治”和“三教合一”的观念,又反映出当时商贾云集、市场繁华的风貌。(www.daowen.com)

平遥南大街上的店铺遗址

出古城北门有镇国寺,它是古城的第二宝。该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公元10世纪)时期,目前是中国排名第三位的古老木结构建筑,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殿内的五代时期彩塑更是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

中国清代的“华尔街

古城的第三宝是位于城西南的双林寺。该寺修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寺内10余座大殿内保存有元代至明代(公元13世纪~17世纪)的彩塑造像2000余尊,被人们誉为“彩塑艺术的宝库”。

整个古城墙构思巧妙,布局严谨,建造得宏伟壮观。在漫长的历史上,它不仅多次作为军事防御系统成功地抵御过外敌的攻城,而且还在战乱年代成功地防止了兵匪盗贼的骚扰,使平遥城躲过了无数次的劫难,城中商家民宅、庙堂楼宇得以完好地保存。

平遥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晋商”的发源地之一。到明清时期,平遥城里集中有数不清的晋商,他们的生意遍布全国各地,因此平遥城富甲一方,号称海内最富,有“填不满、拉不平的平遥城”。随着商业的日益发达,财富的滚滚而来,使得平遥与全国各地的银钱来往日益频繁、数目日趋庞大,传统的钱庄账局、镖局押运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了。清代道光四年(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3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当时,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竟多达22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

拥有如此众多的明清时期民居和古城墙、古街、古巷以及其他文物古迹共同完好地保留至今的平遥古城,是我国汉民族地区极罕见、珍贵的孤例。它是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县城的实物标本,对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军事防御、宗教信仰、伦理道德、传统汉文化以及城市变迁和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