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史概要(第4版):和与战的困扰与结果

国史概要(第4版):和与战的困扰与结果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顺昌大捷战功显赫的刘锜,被秦桧削夺兵权后又遭罢官处分。金军从海上攻临安的舰队,在山东沿海遭到宋朝水军的抗击,宋军首次把火箭用于海战,全歼金朝舰队。南宋君臣在战与和的两难选择中举棋不定,一派主张北伐收复失地,另一派主张维持现状苟安江南。汤思退派秦桧余党王之望出使金朝,割地求和,遭到抗战派官员强烈反对。朝野舆论哗然,孝宗撤去汤思退职务。成为大快人心之举。

国史概要(第4版):和与战的困扰与结果

绍兴和议”成功,秦桧以左相加封太师,又排挤了掌枢密院大权的张浚,独揽军政大权,进而打击抗战派将领。韩世忠罢官后,自称清凉居士,念经诵佛。岳飞部将牛皋对和议不满,秦桧指使党羽把他毒死。顺昌大捷战功显赫的刘锜,被秦桧削夺兵权后又遭罢官处分。秦桧其人卖国求荣的同时还不忘图谋私利,命考官将其子秦熺录取为状元,升礼部侍郎,升知枢密院事;又命考官将其孙秦埙(xūn)录取为状元,任礼部侍郎,颇有点想搞家天下的架势。此人贪污贿赂无所不为,每年贪赃达几十万贯之巨,据说他的家财比朝廷的国库还要多。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死。宋高宗的表现令人不解,他一方面在秦桧病危时下令秦桧祖孙三代退闲,使秦桧企图由儿子秦熺继承相位的野心化作泡影;另一方面又接受秦桧在遗表中提出的主张——“固邻国之欢盟”,“杜邪党之窥觎”,还为死去的秦桧赐谥号“忠献”,并任命秦桧的党羽万俟为相,汤思退为知枢密院事,推行没有秦桧的秦桧主义。高宗还欲盖弥彰地下诏声明:与金和议“断自朕志”,“故相秦桧但能赞朕而已”,“近者无知之辈遂以为尽出于桧,不知悉由朕衷”,今后“如敢妄议,当置重典”。

然而和议是不可靠的,当宋高宗君臣一意信守绍兴和议时,金朝海陵王征调四十万大军,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分兵四路南下:一路由海上攻临安,一路由宿、亳攻淮泗,一路由唐、邓攻荆襄,一路由秦、凤攻四川,企图一举灭宋。金军从海上攻临安的舰队,在山东沿海遭到宋朝水军的抗击,宋军首次把火箭用于海战,全歼金朝舰队。由海陵王亲率的主力在渡长江时,在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境内)遭到宋朝水军狙击,宋军在船上施放霹雳炮,烟雾和石灰弥漫江面,金军无法抵挡,又遭宋军快速的车船(轮船)追击,只得败退江北。金军的失败,激发了金朝又一次政变,东京留守完颜雍南下夺取政权,自立为帝(金世宗),海陵王在扬州被部将杀死。

在这有利形势下,宋高宗仍一味主张乘胜求和,不惜继续对金称臣,以换取河南的皇室陵寝之地,而又无法实现。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不得不宣布退位,让太子赵眘(shèn)继位(宋孝宗)。

宋孝宗即位后,面临宋金对峙的新形势,金朝国力由盛转衰,无力发动大规模的南侵战争南宋君臣在战与和的两难选择中举棋不定,一派主张北伐收复失地,另一派主张维持现状苟安江南。孝宗决意抗战,召见抗战派官员张浚,任命他为江淮东西两路宣抚使,以后又提升为枢密使。与此同时,孝宗毅然为岳飞平反昭雪,追复岳飞、岳云的官爵,依礼改葬;并且斥逐朝中的秦桧余党,召回受秦桧诬陷的官员。一时间朝廷内外正气为之一振,令人耳目一新。

枢密使张浚出师江淮,准备北上抗战,宰相史浩反对出击,被孝宗罢官。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派濠州李显忠、泗州邵宏渊分兵出击,李显忠收复灵璧、宿州。初战告捷,孝宗大喜过望,写信给张浚说:“近日边报,中外鼓舞,十年来无此克捷。”孝宗论功行赏,任命李显忠为淮南京东河北招讨使,邵宏渊为副使。邵宏渊因无战功,对李显忠起妒忌心。当金军向宿州反扑时,李要邵夹击金军,邵却按兵不动。金军攻至宿州城下,李全力抵抗,邵擅自撤退,迫使李率军败退。宋军在符离(今宿县符离集)被金军追及,全军覆没。

符离战败使先前的大好形势发生剧变,孝宗动摇,起用秦桧余党汤思退为右相,同金议和。汤思退派秦桧余党王之望出使金朝,割地求和,遭到抗战派官员强烈反对。孝宗任命张浚为右相兼枢密使,汤思退为左相,张浚回到江淮整军备战,迫使金军撤退。汤思退指使党羽攻击张浚,孝宗再次动摇,罢免了张浚。汤思退下令解散万弩营,停造战船,拆除张浚修筑的防御工事,撤退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泗州(今江苏盱眙)宋军,并暗通消息,要金军南下胁迫议和。金军再度南下,连陷楚州、濠州、滁州等地。朝野舆论哗然,孝宗撤去汤思退职务。太学生七十多人联名上书,要求斩汤思退及求和使节王之望、尹穑三人。汤思退在去永州途中路过信州,获悉这一消息,心惊胆战,一命呜呼。然而孝宗并无意抗战,派使节到金营,承认金朝对商州、秦州的占领,之后又派使节渡过淮河向金朝求和。隆兴二年(1164年)的宋金和约规定:宋对金不再称臣,改称侄皇帝;宋金之间仍维持绍兴和议确定的疆界,宋每年给金的“岁贡”改称“岁币”,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各减为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承认商州(今陕西商县)、秦州(今甘肃天水)为金的领土。这就是所谓“隆兴和议”。此后,宋金休战三十年。

隆兴和议后,宋孝宗不安于现状,起用主张抗战的虞允文为右相兼枢密使,虞允文向孝宗推荐范成大出使金朝,向金方索取北宋皇帝陵寝之地,金方断然拒绝。宋孝宗要虞允文积极策划北伐,后因虞允文病死,北伐计划中途夭折。此后宋孝宗虽然在整军和理财方面有所建树,但积重难返,难以有所作为,在当了二十七年皇帝后,传位给儿子宋光宗赵惇。孝宗死后,宗室赵汝愚和外戚韩侂(tuō)胄共同策划,请太皇太后(孝宗母)下诏,迫使患精神病的光宗退位,立其次子赵扩为帝(即宋宁宗)。(www.daowen.com)

韩侂胄(1152—1207年),字节夫,相州安阳人,北宋名臣韩琦曾孙,父娶宋高宗皇后之妹,他以恩荫人仕,宋孝宗末年官至汝州防御使。宁宗即位后,他把赵汝愚逐出朝廷,从此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十三年,由枢密都承旨步步高升,成为太师、平章军国事,立班丞相之上。韩侂胄在宁宗的支持下,继孝宗给岳飞加谥号武穆之后,追封岳飞为鄂王,并削去秦桧的王爵,把他的谥号改为缪丑,在声讨秦桧的制词中指出:“一日纵敌,遂贻数世之忧;百年为墟,谁任诸人之责?”成为大快人心之举。

韩侂胄为了“立盖世功名以自固”,发动了著名的“开禧北伐”。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胄在准备不充分的基础上命军队渡淮北伐,镇守四川的吴曦在此时叛宋降金,使金军无西顾之忧,集中优势兵力于两淮,宋军连战连败,金军反守为攻,淮西全被金军攻占。督视江淮兵马丘崇与金军秘密和谈,金方提出宋称臣、割地、杀韩等条件,暂时停战。当韩侂胃筹画再次出兵时,礼部侍郎史弥远(史浩之子)与宁宗皇后杨氏、后兄杨次山合谋,突然袭击,杀死韩侂胄,把他的头颅送到金朝,签订和约,全部接受金方条件:增岁币为三十万,犒师银(赔款)三百万两。这种无耻行径引起舆论界极大反响,太学生作诗讽刺朝廷:

自古和戎有大权,未闻函首可安边。

生灵肝脑空涂地,祖父冤仇共戴天。

晁错已诛终叛汉,于期未遣尚存燕。

庙堂自谓万全策,却恐防胡未必然。

此后形势急转直下,于宋更不利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