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华宦官故事:曹节的谗谄与毒性

中华宦官故事:曹节的谗谄与毒性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曹节、王甫等趁乱劫持了窦太后和汉灵帝,并矫诏调动皇家禁军数千人,前去拘捕窦武和陈蕃。这时,曹节手中握有窦太后和汉灵帝两张王牌,假传圣旨,命令北军士兵放下武器,莫为奸人利用。曹节指挥皇家禁军,穷追不舍。曹节命将二人首级砍下,悬街示众三日。曹节、王甫将情况报告汉灵帝,要求追查和搜捕写匿名信的人。曹节因此食邑增至七千六百户,王甫升封冠军侯。

中华宦官故事:曹节的谗谄与毒性

公元167年,汉桓帝死,无子,窦皇后以太后身份临朝,迎立十二岁的解犊侯刘宏为帝,是为汉灵帝。奉命迎接刘宏的是宦官曹节,他由此得到汉灵帝的宠信。

曹节字汉丰,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出身官宦世家,汉顺帝时家境衰败,自行阉割,进入皇宫当了宦官。初为西园骑,负责养马;继迁小黄门,得以接近皇帝;再升迁中常侍、奉车都尉。汉灵帝即位,曹节因有定策之功,封长安乡侯,食邑六百户。

汉灵帝年幼,不懂政事。窦皇后以太后身份临朝,以父亲窦武为大将军,以名士陈蕃为太傅,由二人共同辅政。窦武、陈蕃汲取以前的教训,痛恨宦官专权,辅政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密谋诛杀宦官。然而,他俩对宦官的情况知之甚少,于是便将长乐尚书郑飒逮捕下狱,严刑逼供,要其供出宦官的隐私罪恶,然后采取行动。郑飒不堪酷刑,供出一长串宦官名单,其中包括曹节。窦武、陈蕃如获至宝,立刻把郑飒的供词写成奏章,进呈汉灵帝。谁知这时宦官集团怙势日久,盘根错节,充塞于朝廷内外。窦武、陈蕃的奏章首先落到了长乐五官史朱瑀手里。朱瑀私阅奏章,得知内容,赶紧把情况报告曹节。曹节为了固身自保,愤然而起,火速召集朱瑀、王甫、张亮、王尊、腾是等十七名宦官商讨对策。商讨的结果是必须先发制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动用一切力量,和窦武、陈蕃拼个你死我活。

宦官遍布皇宫,活动能量总是很大的。朱瑀手中摇动窦武、陈蕃的奏章,一边在皇宫里跑着,一边大声喊道:“不好啦,不好啦!窦武、陈蕃要废掉皇帝啦!简直是无法无天,大逆不道啊!”

皇宫里的人不明事实真相,顿时议论纷纷,秩序大乱。曹节、王甫等趁乱劫持了窦太后和汉灵帝,并矫诏调动皇家禁军数千人,前去拘捕窦武和陈蕃。窦武看到情况突变,拒不奉诏,飞马驰进北军,约会其兄、步兵校尉窦绍,调集北军士兵数千人,前往皇宫捉拿宦官。双方途中相遇,陈兵对峙,剑拔弩张。

这时,曹节手中握有窦太后和汉灵帝两张王牌,假传圣旨,命令北军士兵放下武器,莫为奸人利用。普通士兵还是忠于皇上的,听了圣旨,谁也不愿替窦武和窦绍卖命,队伍不战自溃。窦武兄弟见势不妙,夺路而逃。曹节指挥皇家禁军,穷追不舍。窦武、窦绍走投无路,拔剑自刎。曹节命将二人首级砍下,悬街示众三日。陈蕃在混战中被俘,继被斩首。

窦武、陈蕃谋诛宦官不成,反而自遭杀身之祸。事后,曹节升任长乐卫尉,封育阳侯,食邑三千六百户。朱瑀封都乡侯,食邑一千五百户。王甫迁中常侍,其他宦官皆封关内侯,岁食租赋二千斛。

这以后,朝政完全掌握在宦官手里。建宁二年(公元169年),曹节患了重病,汉灵帝以为他就要离开人世,特拜他为车骑将军。不想曹节病又痊愈,罢车骑将军之职,晋位特进,继迁大长秋,秩禄二千石,等同丞相。(www.daowen.com)

熹平元年(公元172年),窦太后病故。治丧期间,有人在洛阳朱雀楼上张贴了一张匿名信。信中说:“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导致天下大乱。公卿大臣尸位素餐,无有忠言者。”一时,群情汹汹,人们明里不说,暗里无不咬牙切齿,指斥宦官的罪行。

曹节、王甫将情况报告汉灵帝,要求追查和搜捕写匿名信的人。汉灵帝屈服于宦官的压力,将这个任务交给司隶校尉刘猛。刘猛为人比较正直,认为匿名信所言内容基本属实,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民心民意,所以追查和搜捕很不积极,一个多月没有任何效果。曹节非常恼怒,唆使汉灵帝将刘猛贬职,改由御史中丞段颎负责追查和搜捕写匿名信的人。段颎心毒手狠,把目标锁定在太学院里,恣意凌辱太学诸生,无辜杀害了千余人。曹节欣赏段颎的手段,又命他上书奏劾刘猛无能,致使刘猛再次被贬职。

曹节、王甫等把持朝政,一手遮天,飞扬跋扈。汉桓帝弟弟、渤海王刘悝因为反对宦官专权,曹节、王甫便诬陷他蓄意谋反,残酷予以杀害。曹节因此食邑增至七千六百户,王甫升封冠军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曹节、王甫、朱瑀父子兄弟,皆为公卿列侯、牧守令长,心腹党羽,布满天下。这些人无德无才,一旦飞黄腾达,只会鱼肉百姓。曹节的弟弟曹破石,官越骑校尉。其一部将妻子姿容美貌,曹破石意欲霸占为妾。部将不从,曹破石竟然派人去抢,迫使部将妻子自杀身亡。

曹节、王甫、朱瑀一伙的罪恶激起天怒人怨。光和二年(公元179年),司隶校尉阳球毅然上书,奏劾王甫及其养子王盟、王吉的罪行,并将他们逮捕下狱。曹节、朱瑀多方营救,怎奈王甫父子罪大恶极,阳球拒不宽贷,硬把他们处死于狱中。接着,郎中审忠又上了一道长篇奏书,弹劾曹节、王甫、朱瑀宦官集团的罪行。奏书中说:“曹节、王甫、朱瑀之辈,父子兄弟被蒙尊荣,素所亲厚布在州郡,或登九列,或据三司。不惟禄重位尊之责,而苟营私门,多蓄财货,缮修第舍,连里竞巷。盗取御水以作鱼钓,车马服玩拟于天家(皇家)。群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州牧郡守承顺风旨,辟召选举,释贤取愚。故虫蝗为之生,夷寇为之起,天意愤盈,积十余年。……宦官之所为,诚皇天所不复赦。愿陛下留刻漏之听,裁审臣表,扫灭丑类,以答天怒。”可惜这份奏书被曹节截留,根本没有呈给皇帝,所以事情不了了之。

曹节又升官了,兼领尚书令。光和四年(公元181年),曹节病死。汉灵帝敬重这个宦官,追赠他为车骑将军,并命其养子承袭官爵。曹节死后,有个清正刚直的宦官——中常侍吕强上书汉灵帝,指出:曹节一伙,“宦官佑薄,品卑人贱,谗谄媚主,佞邪邀宠,放毒人物,嫉妒忠良,有赵高之祸,未被轘裂之诛,掩朝廷之明,成私树之党。而陛下不悟,妄授茅土,开国承家,小人是用。又并及家人,重金兼紫,相继为蕃辅。受国重恩,不念尔祖,述修缺德,而交结邪党,下比群佞。陛下或其琐才,特蒙恩泽,又授位乖越,贤才不升,素餐私佞,必加荣擢。阴阳乖剌,稼穑荒疏,人用不康,罔(无)不由兹(此)。”

吕强的奏书,对曹节等人的认识和评价,深刻而精彩。而且,他还直接批评了皇帝,表现了非凡的勇气。汉灵帝的统治地位是依靠宦官来维持的,所以根本接受不了吕强的意见。新崛起的宦官张让、赵忠等仇恨吕强这个同类,大骂他是“叛逆”,进而诬蔑他私通“党人”,恶意攻击皇上和朝廷,应予严惩。吕强气愤不过,饮鸩自杀。

吕强死了,但他的奏书被载入《后汉书》,成为一篇声讨、鞭笞宦官罪恶的犀利檄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