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元世祖忽必烈:奠定中国疆域的基础

元世祖忽必烈:奠定中国疆域的基础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元世祖继续进行攻灭南宋的战争。至此,元世祖统一了中国,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皇帝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元朝规模空前,奠定了中国现今疆域的基础。元世祖时,西藏已正式成为中国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这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不仅为明、清所继承,且为现今的行省制打下了基础。书中盛赞中国与东方的富庶,文物之昌明,轰动了当时的欧洲。

元世祖忽必烈:奠定中国疆域的基础

成吉思汗死后,幼子拖雷(元睿宗)监国。随后的大汗有窝阔台(元太宗)、贵由(元定宗)、蒙哥(元宪宗)三人。其间,窝阔台皇后乃马真后、贵由皇后海迷失后,曾经分别称制。公元1260年,忽必烈在激烈的宫廷斗争中夺得汗位。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他就是元世祖。

忽必烈(公元1215~1294年),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蒙哥之弟。蒙哥在位期间,忽必烈受封于京兆府(今陕西西安),主管漠南汉地。蒙哥采取迂回包抄的战略,志在攻灭南宋。为此,公元1253年,忽必烈奉命,从宁夏经甘肃入四川,然后兵分三路,先灭位于今云南境的大理国,并使安南(今越南北部)降服,使南宋完全处于蒙古军的包围之中。公元1257年,蒙哥亲率大军攻四川,命忽必烈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公元1259年,蒙哥在攻打合州(今四川合川)时被炮石击中,死于军中。南宋宰相贾似道率兵增援鄂州,慑于蒙古军的威力,私下派人乞和,愿意称臣纳币,划江为界。忽必烈为了回国争夺汗位,答应议和条件,撤兵北归,回到自己的大本营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在开平,他一反传统的选汗方式,于公元1260年三月自行宣布即大汗位,仿照宋、辽、金纪年方法,始建年号中统。四月,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利用留守和林的有利条件,通过会议,也宣布为大汗。这样,蒙古就同时有了两位大汗两个政权。忽必烈以开平为中心,任命汉族官僚士大夫担任军政要职,争取汉族地主阶级和部分蒙古贵族的支持,发兵进攻和林。中统五年(公元1264年),忽必烈打败阿里不哥,坐稳了汗位。为了庆祝胜利,他改当年为至元元年,建都燕京。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采纳汉人刘秉忠的建议,按《易经》“大哉乾元”之义,改蒙古国号为元。次年扩建燕京城,建设宫殿衙署,正式命名为大都。此后,元朝政治中心就完全移到中原来了。

元世祖继续进行攻灭南宋的战争。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军攻至临安城下,宋恭帝赵显投降,标志着南宋事实上的灭亡。宋臣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拥立赵昰、赵昺,形成流亡的小朝廷。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经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中)之战,陆秀夫背负赵昺,投海而死,南宋小朝廷不复存在。至此,元世祖统一了中国,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皇帝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

元朝规模空前,奠定了中国现今疆域的基础。《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朝鲜半岛),定南诏(今广西、云南),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今新疆境),东尽辽(辽河)左,南越海(南海)表。”“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元世祖时,西藏已正式成为中国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大陆与台湾的政治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元人汪大渊《岛夷志略》载:“澎湖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与台湾,这是中国政府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权力机构。

元世祖开国后,崇尚儒学,坚定地采用“汉法”,包括一整套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全部上层建筑。他重用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优秀人才,废除诸侯世袭,实行军民分治,在中央设置中书省总理行政事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三权分立;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当时全国共有十个行省,另有“腹里”(中央特区),由中书省直辖。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这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不仅为明、清所继承,且为现今的行省制打下了基础。(www.daowen.com)

元世祖还发行在全国流通的纸币,统一驿道,开凿运河,创立文字。驿道始建于成吉思汗时期,元世祖使之更加完备,在欧亚大陆之间开辟了一条宽广的交通大道。史家形容说:“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通过驿道,中国的创造发明,如火药印刷术、纸币等传到西方,促进了欧洲文明的发展;而西方的传教士和旅行家,也源源来到中国,带来了医学、天文、历法及科技成果,又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当时的大都,成为一座举世闻名的国际都市。城内到处可见面貌各异、语言不同的外国人,而异域的奇货特产更是山积云屯。这里,特别需要说及两位著名的大旅行家。一位是马可·波罗,来自意大利,因博学多才,被元世祖尊称为“马可·波罗阁下”。他在元朝廷任职十余年,多次代表朝廷巡察地方和出使异国。后来返回故乡,口述著成《东方见闻录》,即《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书中盛赞中国与东方的富庶,文物之昌明,轰动了当时的欧洲。一位是伊本·拔图塔,来自非洲,遍游中国各地,极口称赞中国的瓷器、丝绸、煤炭艺术,说:“中国物产之丰,世界各国无与伦比。”成吉思汗时,蒙古始有畏兀体蒙古文,但还不是真正的蒙古文字。元世祖尊西藏喇嘛八思巴为国师,命他创制蒙古文字。八思巴在畏兀文基础上,融合蒙、藏、维吾尔文化,正式研制出蒙古文字,称八思巴字。元世祖专门设立国子学,挑选蒙古贵族子弟,学习这种文字,同时学习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汉文化,造就了本民族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学者和文学家、艺术家

元世祖和成吉思汗一样,也受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局限,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非常偏激与残酷。他把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指西北地区各族及中亚、欧洲来到中国的人;第三等是汉人,指原来金国统治下的汉族和女真、契丹、渤海、高丽等族,以及宋、金对峙时四川地区的汉族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南宋灭亡后的汉族和其他民族人。这四种人,在法律上的地位,政治上的待遇和经济上的负担,皆有不同的规定。蒙古人享有各种特权,色目人次之,汉人和南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这种政策带有明显的反动性和落后性,遭到包括蒙古人在内的各族人民的激烈反抗。这也就是元朝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特别尖锐的原因。

元世祖在位期间,先后发生过李璮、海都、乃颜的叛乱,均被镇压。后期,他起用桑哥,任为平章政事,改为尚书右丞相兼总知院使。桑哥利用职权,卖官鬻爵,增加赋税,引起天下骚动。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大臣彻里告发桑哥的罪行。元世祖不信,认为这是诬陷,命侍卫用锤子敲打彻里面颊,使其口鼻流血,仆倒在地。彻里为人正直,坚持说:“臣与桑哥并无私仇,只是为了国家,才斗胆进言,希望能除去奸贼。陛下先杀桑哥,然后杀臣,臣死而无怨!”元世祖被彻里的精神所感动,命令调查桑哥,果然罪行属实,于是将其革职处死。事后,他批评大臣们说:“桑哥瞒着朕作恶多年,尔等为何不能像彻里那样,大胆地揭发他呢?”

元世祖跟许多皇帝一样,疑忌心理很重,不仅疑忌大臣,而且疑忌儿子。他共有十个儿子,次子真金被立为皇太子。真金年过四十,很有人望,中外归心。江南行台监察御史考虑皇帝年事已高,奏请及早禅位于太子。一些人居心叵测,趁机进谗,说太子阴谋夺位。元世祖大怒,疏远和冷淡了真金。真金忧惧万分,以致一命呜呼。实践证明,真金是冤枉的。这使元世祖身心受到一次巨大打击,此后再未立太子,而是把真金之子立为皇太孙。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八十岁高龄的元世祖病死,葬于起辇谷,庙号世祖,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元史》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度量弘广,知人善任使,信用儒术,用能以夏变夷,立经陈纪,所以为一代之制者,规模宏远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