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高学生认识的六个方面及大量成功人物自学经历分析

提高学生认识的六个方面及大量成功人物自学经历分析

更新时间:2025-09-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是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认识的。各类学生的认识不甚一致,学习差的学生对讲授法最反感,他们谈了许多切身的苦处,听不懂之苦,跟不上之苦,陪坐之苦等等。讨论结果,绝大部分同学认为讲授法弊大于利。鲁迅、华罗庚、高尔基、侯赛因、海伦、爱迪生等许多杰出人物自学成才的经历,使学生们认识到培养自学能力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教师学生同为一个系统之下的两个要素。为使整体的功能大于两个单体功能之和,我认为教师的思想、心灵、认识都要向学生开放,努力使学生在教学中成为和教师同步运转的要素,使培养自学能力不仅是教师的主观愿望,而且是学生的内在要求。这样师生就能用合力去战胜改革路上的艰难险阻,达到预期的目的。我是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学生认识的。

1.讨论讲授法的利与弊。要改革一种旧的教法,必须要明了它存在的利与弊。真正看清了这种教法弊大于利时,学生才乐于寻求利大于弊的方法来取代它。各类学生的认识不甚一致,学习差的学生对讲授法最反感,他们谈了许多切身的苦处,听不懂之苦,跟不上之苦,陪坐之苦等等。中等学生觉得在讲授为主的课堂上虽然也学到了一点知识,但更多的时间是无效劳动。听老师分析文章头头是道,但过后一回忆,留在脑子里的还是作品本身。思维力、想象力较强的学习尖子,则觉得该我们想的,老师都讲了,在讲授为主的课堂上思维好像被绑住了一样。也有极少数记忆型的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认为讲授法利弊相等,好处是老师该讲的都讲清楚了,答案比较明确,我们可以放心地照着背;坏处是现在考试经常出课外阅读题,老师没讲过,我们就不会做了。讨论结果,绝大部分同学认为讲授法弊大于利。在讲授为主的课堂上,学生成了容器,成了奴隶,而不是学习的主人。

2.从纵的方面看自学。我给学生讲教育史,讲启发学生认识自学在教育史上的位置。我给学生讲罗马残酷的奴隶实习,讲夸美纽斯一个教师可以教三百个学生的主张,讲风靡欧美的十八卡式教学,讲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讲陶行知的教学做统一。学生透过这些史实,不难发现有作为的教育家都把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课题。这样学生就认识到,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即使从传统的角度看,也是有许多理论与事实根据的。

3.从横的方面看自学。学生非常渴望知道其他地区和国家的老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于是我经常给学生介绍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论,我到京津沪及省内外其他城市参观回校后,总是先向学生汇报人家的教改动态。《国外教育动态》一创刊我就订阅,一直到现在。凡是学生感兴趣的教改试验,新鲜理论,我都向学生介绍。从苏联的赞可夫、巴班斯基、苏霍姆林斯基,到瑞士的皮亚杰、美国的布鲁纳,从巴甫雷什中学到日本某中学的自学纲要、西欧的精学、美国的开放教育,我们班级对教育信息的介绍是经常性的,并且强调一个新字。如美国的实习牢房、日本的赤足小学、荷兰的少年餐厅、哥伦比亚的青年教改营、法国的不定型教学班、美国的近200门中学选修课,世界上先进国家之间你追我赶的教育竞争等新闻,一经登载,我都尽可能地介绍给学生,用这些新鲜的,充满改革精神的电子束去轰击学生思想的荧光屏。每当此时,全体学生兴趣盎然,催我一个接一个地介绍下去。每一条教改信息都激起他们一阵自觉而热烈的讨论。学生们信服地认识到,我们正置身于一个教育开发,教育改革的时代,正置身于一个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时代,教育根本不像某些人理解的那样“自古华山一条路”,只有一种模式,而是“条条大道通罗马”,教育试验和改革是教育科学、教育艺术的生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现实中有着广阔的试验场所。

4.介绍当今时代的特点。学生喜欢了解并谈论他们生活的时代,我顺应学生这一心理,经常介绍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激光技术、遗传工程技术应用为特征的世界第三次产业革命。由于科学从发明到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使知识的陈旧率迅速增长。人类知识总量每七年就增加一倍。这样的时代特点,使学生认识到未来的文盲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生深切地认识到要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的需要,不具备自学能力是不行的。(https://www.daowen.com)

5.分析学生的实际处境。我多次在全校学生大会上说,我们的主要目标不是培养多少人升大学,而是培养适合明天祖国需要的人才。我们的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必须有知识,而显然我们今后取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自学。这就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要有效地投入明天的建设,就必须在中学阶段,特别要在初中阶段掌握自学能力。

6.讲自学成才的可能性。以上五个方面的不断强调,使学生从教育本身及教育之外的理论和现实中认识到培养自学能力的必要性。与此同时,我经常讲古今中外杰出人物自学成才的具体事例。鲁迅、华罗庚、高尔基、侯赛因、海伦、爱迪生等许多杰出人物自学成才的经历,使学生们认识到培养自学能力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学生认识一步步地深化,就使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学生们便最大限度地理解老师,支持老师,成为教改的志愿兵,从而产生了远远大于两个单体功能之和的系统功能。

还必须看到初中学生的感情胜于理智,他们的行动并不只受认识的支配,更多的还是受感情的支配,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必须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自学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