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改革国际储备货币构成的介绍

改革国际储备货币构成的介绍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以单一的主权国家货币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特里芬悖论”等内在缺陷,这些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最终崩溃的根本原因。因此,单一的主权国家储备货币不可能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选择。黄薇探讨了“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特点。李稻葵、尹兴中认为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主要有两种可能的发展方向:一是各国之间相互合作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二是欧元、人民币与美元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型国际货币体系。

改革国际储备货币构成的介绍

牙买加体系本质是“美元本位制”,美联储是事实上的全球中央银行,美国的货币政策影响着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利率以及资产价格。尽管Philipp Hartmann和Otmar Issing(2002)认为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仍然具有优势,欧元的作用与美元相比在很长时期内仍然存在差距。然而,以单一的主权国家货币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特里芬悖论”等内在缺陷,这些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最终崩溃的根本原因。因此,单一的主权国家储备货币不可能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选择。

周小川(2009)提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即“超主权”储备货币(例如,SDR)的设想,并指出“超主权”储备货币可以提供全球流动性,从而克服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建议推动SDR在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定价、投资和企业记账中计价,使其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的支付手段。黄薇(2012)探讨了“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特点。A.Winkler(2009)认为解决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弊端的办法是引入“超主权”储备货币,以在全球范围内管理流动性,并根据国际贸易平衡状况管理汇率波动。(www.daowen.com)

John Maynard Keynes(1944)提出建立国际货币单位“Bancor”的设想,并以30种有代表性的商品作为“Bancor”的定值基础。尽管他的主张没有实现,他的设想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也证实了他的远见卓识。Dominick Salvatore(1995)认为多元化货币是最优的国际货币体系。Barry Eichengreen(2009)认为世界经济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未来是多种国际货币共存的世界,美元垄断权的传统基础正逐步被侵蚀。李稻葵、尹兴中(2010)认为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主要有两种可能的发展方向:一是各国之间相互合作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二是欧元、人民币与美元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型国际货币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