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口和经济环境对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影响的研究

人口和经济环境对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影响的研究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医疗保险体系的制度变迁,其成败牵涉众多社会经济以及人口统计学上的因素。医疗保险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医疗保险制度的设计与经济、人口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即脱离了宏观经济、社会、人口发展的进程,无法实现医疗保险系统应有的功能。人口老龄化影响医保费用开支。一方面,由于社会平均年龄的增长,退休后人们的生存时间延长,即享用医疗保险的时间延长。

人口和经济环境对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影响的研究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医疗保险体系的制度变迁,其成败牵涉众多社会经济以及人口统计学上的因素。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政策范式的变迁使得一个低水平但大体稳健的医疗保险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呈现出土崩瓦解的局面。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体系重构,成为中国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国在30多年的医药卫生领域改革中取得了很多突破和成就,但是目前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冲突加剧、国内消费不振等,在病根上都与我国尚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肇因有关。

医疗保险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医疗保险制度的设计与经济、人口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即脱离了宏观经济、社会、人口发展的进程,无法实现医疗保险系统应有的功能。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经济发展因素对医疗保障系统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包括:(1)收入水平,收入增加能够减少税赋的经济压力;(2)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同正式部门和非正式部门的规模相关;(3)劳动力市场波动,失业率上升将会增加筹资困难,导致保障覆盖率下降;(4)卫生费用,这关系到医疗保障系统的受益设计并影响风险分担的绩效;(5)家庭规模和结构,规模小并且年轻的家庭结构将会减少正式雇员的筹资责任;(6)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同卫生费用增加相关。

1.经济发展对社会基本医疗保障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疾病预防、健康保健重视程度逐年提高,人们开始舍得为健康投资医疗保健花费稳步增长,这说明医疗保险在减轻人民医疗负担方面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这势必会促使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的发展更是直接得益于政府财政的支持,政府财政补贴在基本医疗保险发展中起了关键性作用。

经济发展对基本医疗保险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意味着其人均筹资额越高,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其医疗保障水平也相应较高,即经济发展对基本医疗保险有正的促进作用。(www.daowen.com)

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同,对基本医疗保险的发展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其医疗保险发展水平也相应较高,经济发展无论是作为外部压力还是作为物质基础,都对基本医疗保险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影响

我国现行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缴费由个人与政府共同负担,按定额缴费,当年缴费当年享受保险待遇,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对医保基金收入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退休人员在达到规定缴费年限后享受医保待遇,但不再缴纳医疗保险费。由于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医疗保险基金的实际缴费人数相对于使用这笔资金的总的参保人数而言在减少。由于医疗保险制度是在原公费、劳保医疗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运行年限较短,没有经历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人口老龄化造成的医疗保险筹资的有限性与使用的相对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给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压力。

人口老龄化影响医保费用开支。一方面,由于社会平均年龄的增长,退休后人们的生存时间延长,即享用医疗保险的时间延长。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在步入老龄阶段后,发生疾病的概率也不断增加,尤其是当今主要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日益提高,进入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我国排在人类死亡“疾病谱”最前列的疾病是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等,这些疾病与年龄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人群生存时间的长久,此类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增高的趋势;而且,老年人本身就是体弱多病的人群,据卫生部调查,老年人发病率比中青年人要高3~4倍,住院率高2倍;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比率为71.4%,有42%的老年人患有2种以上的疾病。因此,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医疗费用成本会随之进一步扩大,对医疗保险费用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