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活动化原则:历史教学的外在活动与内在活动

活动化原则:历史教学的外在活动与内在活动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践类项目强调历史教学的活动化,尤其强调通过学生的外在活动和内在活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来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亲自体验了收集和处理多种史料信息的过程,经历了分析问题、撰写出调查报告、进行班级展示的活动体验,尝试了借助史料分析、评判历史问题的逻辑训练,感受了天津历史发展和演变历程。

活动化原则:历史教学的外在活动与内在活动

实践类项目强调历史教学的活动化,尤其强调通过学生的外在活动和内在活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来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这里的活动从历史教学的角度讲,蕴含着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强调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即不是由教师的讲解和传授获得知识,而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来完成学习过程;二是强调知识获取渠道的转变,即不是直接从历史教材上获得现成的结论,而是必须经历一定的学习过程、完成一定的项目任务进行学习;三是关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强调在体验和感受中激活历史知识,完成对历史学习的建构和价值生成意义。这要求教师在规划此类项目式时,强调手脑并用,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案例链接

在“百年中山路的变迁”项目式学习中,笔者一改传统历史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与学方式,而是将学生置于历史课程实施的主体地位,引导各项目组围绕其具体的项目主题,走进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对当地的街区建筑进行了深入详实的调查,并走入中山公园(劝业会场),领略近代天津和中山路的发展历程,通过走访掌故老人梳理历史的沧桑;借助网络进行相关信息的搜索,查阅《天津百年老街中山路》《造币总厂》《经纬天地》《走进海河之北》等相关的历史资料,在重现历史真实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学习历史的态度与方法。(www.daowen.com)

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学生们对收集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史料信息进行甄别、辨析、筛选、整理、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和认识,并撰写出调查报告,进行班级展示,尝试以各类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中山路的历史变迁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客观评判,经历一个史料实证过程的体验及严谨科学态度的熏陶。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亲自体验了收集和处理多种史料信息的过程,经历了分析问题、撰写出调查报告、进行班级展示的活动体验,尝试了借助史料分析、评判历史问题的逻辑训练,感受了天津历史发展和演变历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