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力资本与人口红利的分析介绍

人力资本与人口红利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已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即以刘易斯拐点为界,在此之前传统人口数量红利比较显著,而之后人力资本积累即人口质量红利才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值得说明的是,这里主要为了分析人力资本与人口红利的相互关系,构建的人力资本测度指标不包含健康因素,我们称之为未考虑健康的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与人口红利的分析介绍

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入“人口红利”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在2010年我国已经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人口红利被视为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重要源泉。但是,随着“刘易斯拐点”的逼近,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转移空间的逐渐缩小,传统“人口数量红利”开始衰退。一旦传统人口数量红利消失,中国经济是否便失去动力了?在此背景下,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将目光由人口数量转向人力资本。如果说传统人口数量红利是经济从人口数量中得到发展,那么人口质量红利则是由于人口质量的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上升从而推动经济发展。人口由量变走向质变,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事实上,由于教育的发展,中国的人力资本不断得到积累,不仅有效地抵消了传统人口数量红利不断减少的负面作用,而且还保持了人力资本总量的持续增加,从而支撑了整个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对人口质量红利与人力资本二者关系的研究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人口由量变过渡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更好地推动人口转变,促进经济发展。

现有的关于人口数量红利与人力资本研究的文献,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单纯地探讨人口数量红利与经济发展问题。这类文献主要是以人口数量红利的概念为切入点,结合历史数据加以论证,通过人口学相关原理,提出政策建议。王颖、佟健、蒋正华(2010)研究发现,人口机会窗口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转化为人口红利。与增加人口数量相比,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开发人口素质、各年龄层次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更持久的动力源。第二类,主要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李秀敏(2007)重点分析了1990—2004年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增长还处于物质资本推动阶段,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的作用只在少数地区是显著的;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人力资本每增加1%,地区生产总值将增加0.25%—0.52%,人力资本结构系数每减少1%,地区生产总值将增加0.18%—0.51%。第三类,则将人口数量红利与人力资本做简单结合分析。如胡鞍钢、才利民(2011)利用“六普”数据重点考察了中国人力资源变化,发现由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正在获得大规模的人力质量红利,为未来2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提供巨大的丰富的人力资源基础。

在已有的研究分析中,对人口红利与人力资本二者关系分析的文献非常少。但已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即以刘易斯拐点为界,在此之前传统人口数量红利比较显著,而之后人力资本积累即人口质量红利才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事实上,由于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红利衰退与人力资本积累是同时进行的,二者联系十分紧密。

为了从数量上分析人口红利与人力资本二者的关系,可以寻找到合适的人口质量红利与人力资本测度方法,得到两组时序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确定二者的互动关系。我们用总抚养系数作为人口红利的测度指标。对人力资本测度,则较为复杂,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部分借鉴教育年限法,通过适当地调整来计量人力资本存量。由于正规学校教育水平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形式,而且教育年限水平是个易于观测的量,因此人力资本教育年限计量方法是运用得比较多的方法。国内外学者就中国人力资本计算做了有益的探讨。安格斯·麦迪森(1997、1999)在测算教育年限人力资本时,运用把初等教育年限数给予1的权重,中等教育权数为1.4,高等教育权数为2的方法。我国学者侯亚非等人按下述方法计算了我国1982年到1995年的教育人力资本存量。一是对小学学历按5年计算,而初中毕业学历按8年计算,高中毕业学历按11年计算,大专以上统一按大学本科的实际教育年限15年计算。二是忽略了少数的大专、博士的受教育年限差异,各级的肄业率也忽略不计,文盲半文盲人口是按文盲人口的合计,小学辍学人口均统计在内,并将其平均的受教育年限给定权重为1。相应的人力资本存量的计算权重分别是:文盲半文盲为1,小学为5,初中为8,高中为11,大学为15。

由于在现有的人口数据中存在抽样比例以及统计方式的差异,结合以往的计算方法,进行如下处理,得到人力资本计算公式:

(www.daowen.com)

其中Ai为各学历人数占的比重,Bi对应学历的权重。采用比重的方式来计算,不仅避免由于各年抽样总体容量的差异而引起的人力资本存量差异,而且可以避免不同统计方式造成数据的不可比,例如有些年份采用的是每十万人中文盲、小学学历等的人数,而有的则直接统计本地区的文盲、小学学历等的人数。若不采用比重的方式,很难将两种数据进行对比。此外,是不同学历的权重问题。考虑到不同学历的就读年限以及质量,分别给予年限和质量一个值,Bi则为二者之积。其中,小学年限为6,初中为9,高中12,大学16。而质的方面,初等教育年限数给予的权数为1,中等教育权数为1.4,高等教育权数为2。这里将文盲与半文盲默认为1个单位人力资本。小学学历年限为6,质量为1,则小学的权重为6。初中为6+3,即小学6年加初中3年,权重为6+3*1.4=10.2,以此类推,得到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权重依次为1、6、10.2、14.4、22.4。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一个评估每年人力资本水平的值,且可以进行不同年间的比较。

值得说明的是,这里主要为了分析人力资本与人口红利的相互关系,构建的人力资本测度指标不包含健康因素,我们称之为未考虑健康的人力资本。在后续人力资本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中,我们将健康因素也纳入人力资本的衡量中,以更为准确地测度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贡献。

本部分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以及1996—2013年统计年鉴,选取其中的人口数据,作为研究的实证数据。使用人口总抚养系数来测度人口红利,记作x;教育人力资本存量来测度总体人力资本存量,记作y。

表4-1 1996—2012年人力资本与总抚养系数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