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网络信号的变迁看农村发展

从网络信号的变迁看农村发展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村里一东一西陆续各建了一个信号塔,一个移动的,一个联通的。在感叹时光易逝之余,老爸也不断地感叹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方便与强大。故乡与我的距离,因为网络和老爸的智能手机,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更近了,更亲了。国庆中秋双节回家,终于享受了一个随时随地都有网络信号的假期,可以随时上网,可以随时分享,那感觉,真如鱼得水一般。

从网络信号的变迁看农村发展

张楠之

算起来,老家所在的小村也不算偏僻,村村通的公路早就修到了家门口,有线固话十多年前就进了很多农家,又属平原地带,没有什么遮挡物,可是,手机信号却总是若隐若现,时好时坏——在屋子里就坏,在院子里就好些。

这里的好坏还只是就通话而言,如果在通话之外还想上个网,就算拿着手机爬上房顶,也只能望空兴叹——半天打不开个网页、发不出个信息。

很长一段时间,过年过节回老家对于我而言,都不啻经历一场“灾难”——想查的资料根本查不着,约稿的信息经常接不到,写好的稿子基本发不出。实在没办法了,有时候不得不隔段时间就跑到镇上去上上网、收发一下信息。

这是五六年前的情景。

最近这五六年来,回老家最大的变化就是,手机信号越来越好了,手机上网越来越快了。

村里一东一西陆续各建了一个信号塔,一个移动的,一个联通的。去年回家,发现宽带也已经进了村,而且,费用跟我所在的青岛相比,更是便宜得让人不敢相信。

在一些装了宽带有了WIFI的人家墙外,总会有拿着手机蹭网的小伙子,一蹲就是大半天,玩得不亦乐乎。

我劝老爸也在家里装上宽带,他说:“你们又不在家长住,我又用不着上网,装那东西干什么?”(www.daowen.com)

去年,家里多了个小朋友,父母来帮我照看孩子,我立刻把老爸的老人机换成了智能机,手把手教他玩微信、看新闻、看视频。很快他就玩得很溜,平时没事儿的时候,经常把网上看到的各种新鲜事儿讲给老妈听,两个人总是开心得不行。

他还很快就被拉进了好几个同学群,然后,在某个群主的召集下,毕业三十多年的老同学们一起回到母校搞了次大聚会。

在感叹时光易逝之余,老爸也不断地感叹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方便与强大。

有些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用起了智能手机的老爸,每天都在群里跟老同学们聊上几句的老爸,再次回到没有WIFI信号又舍不得花钱买流量包的老家,终于接受了我装宽带的建议。

其实,老爸大部分时间都在我和哥哥家轮换居住,每年也只是在农忙的时候才回老家住上一段时间,种种收收。但手机和网络打开的这扇窗,不仅让他感受到了沟通与获取资讯的便利,更拉近了他与我们以及更广大世界的距离,让他与老妈的生活每一天都能有一些不一样的新鲜感。大概正是这份新鲜感,让花甲之年的他在网络面前开始欲罢不能了。

装上宽带,老爸会经常拍一些老家的照片给我们,关于老院的,关于庄稼的,关于人的。故乡与我的距离,因为网络和老爸的智能手机,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更近了,更亲了。

国庆中秋双节回家,终于享受了一个随时随地都有网络信号的假期,可以随时上网,可以随时分享,那感觉,真如鱼得水一般。

临走时,我向老爸承诺,年底时一定给他买台平板电脑,这样,他就可以和老妈一起有个大点的屏幕,上网看自己喜欢的电影电视剧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