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政支付压力的精算模型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政支付压力的精算模型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统账结合”模式,即现收现付制的统筹账户与基金积累制的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当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的资金不能满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时,财政将负担其未能支付的基本养老金。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政支付压力的精算模型

不同于以往养老金测算的博士论文,从存量角度,对封闭人口下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情况建立精算模型,最终得到某个时点的测算结果[1]。本章针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政支付压力的建模是基于流量角度,其模型适用于未来各个时点,且最终测算结果不仅能纵向展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资金流、财政支付压力随时间的变动趋势,同时能横向展示年度内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资金流、财政支付压力的组成情况。

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统账结合”模式,即现收现付制的统筹账户与基金积累制的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基本养老保险机制运行过程中的资金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主要来自用人单位、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来自支付退休人员的统筹账户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当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的资金不能满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时,财政将负担其未能支付的基本养老金。从流量角度,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金流的测算是指对每个测算时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支出情况进行测算。由于实际运行过程中,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并未实质性的区分管理,个人账户存在“空账”现象。因此,无论是属于基金积累制度的个人账户,还是现收现付制的统筹账户,其偿付能力均受当期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净资金流的影响。因此,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各时点的资金流情况的测算,有利于分析当期统筹账户基金运行情况。本书以2016年为测算的起始年份,2095年为测算的终止年份,对2016—2095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金流情况、可能产生的财政支付养老金压力进行测算。(www.daowen.com)

国发〔1997〕26号文件明确规定了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具体的筹资方式和养老金计发办法。因此,本书将1997年为“统账结合”模式运行起始年份(用z表示)。根据参保人员的入职年份、退休年份的差异,可将参保人员分为3类:“老人”“中人”和“新人”。“老人”是指在1997年以前参加工作且退休的职工;“中人”是指在1997年以前参加工作,并在1997年以后退休的职工;“新人”是指在1997年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