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五、学前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五、学前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前教育学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发展。学习学前教育学,可以比较透彻清晰地认识这门学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预测其发展趋势,明确学习的方向。学前教育学研究学前教育的现象和规律,揭示学前教育规律,阐明学前教育理论。(二)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学习学前教育学应注意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课堂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课堂上的集体学习是我国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五、学前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学前教育学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发展。幼儿园教师应如何利用游戏促进幼儿发展;在幼儿的幼小衔接阶段,教师和家长应注意哪些问题;教师应如何处理自身的“主导作用”与幼儿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属于学前教育学研究的范畴。学习学前教育学,可以比较透彻清晰地认识这门学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预测其发展趋势,明确学习的方向。

19世纪中期,随着教育学体系的逐步完善,再加上学前教育机构的纷纷成立,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

1.学前教育学的含义

学前教育学研究的是学前教育这一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规律。简而言之,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前教育学是对学前教育规律的系统性提升。

学前教育学研究学前教育的现象和规律,揭示学前教育规律,阐明学前教育理论。具体来说,它主要研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学前教育的师资培养、学前教育的手段与途径、幼儿园与家庭和社区合作共育以及幼儿园环境等。

2.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解释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和模式。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①儿童观的演变和发展,比如儿童观的种类及其发展;②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比如幼儿园教师的劳动特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等;③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比如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条件、幼儿园精神环境的营造等;④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比如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主要形式、幼儿园对家庭指导的原则等;⑤幼儿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比如幼儿游戏的种类、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等;⑥幼小衔接问题,比如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幼儿进入小学后的不适现象等。

(二)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学习学前教育学应注意采用以下几种方法:(www.daowen.com)

1.课堂学习与自学相结合

课堂上的集体学习是我国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通过有限的时间,使用教材,用最简洁的方式呈现出一门学科的学科体系。课堂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掌握一门学科的基本理论,所以教材在学习的过程中起到铺垫作用。然而,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领悟,还需要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重新梳理。要深入理解和体会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把握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某一理论的产生可以反映出教育实践中的某一问题,但其产生的过程需要反复地验证。对理论的学习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更透彻地领悟教育规律,更灵活地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同时,实践也可以作为验证和发展理论的方式。学生在教育实践中遇到某一问题时,要保持高度的理论敏感性,自觉地联想并运用理论去体会教育问题存在的合理性。

在学习学前教育理论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学前教育的实际,尝试利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学生可以通过在学前教育机构见习、访问、做志愿者等获得实践经验,还可以尝试开展社区、家庭学前教育调查,以及做些教育小实验。任何教育实践都会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理论,避免脱离实际的、以记忆为主的无意义学习。

3.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学前教育学的学习同其他任何学科的学习一样,需要学生不断思考,在思考中将各种理论和规律内化成自己的理解,否则再精彩的学习内容对学生而言都只是知识的堆砌。一味地读书,而不思考,只会被书本牵着走,被书本上死的知识“拖累”,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相反,若一味地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知识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因此,只有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

在学习教育理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思考前人的教学经验对现今学前教育实践的意义,思考学前教育的独特规律,还可以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对学前教育的影响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