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班级管理的独特基本模式

班级管理的独特基本模式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班”渐渐形成了自己一些独特的基本模式——1.轮流“执政”的干部制度。在“未来班”,服务性工作都是学生们自愿承担的。“未来班”的口琴乐团是颇具特色而全校闻名的。从初一到初三,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当初学生们给自己提出的目标基本达到,成立“未来班”的条件基本具备,于是在1984年1月1日这一天我们举行了隆重的“未来班”成立大会。

班级管理的独特基本模式

在我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班”渐渐形成了自己一些独特的基本模式——

1.轮流“执政”的干部制度。“未来班”的班委干部都是自愿报名,通过竞选产生的。班委一般成员半学期更换一次,班长一学年更换一次,不得连任。到了毕业时,全班绝大多数同学都已担任过班干部。这种学生干部制度,体现了学生高度自觉的班级主人翁责任感,同时,又有利于学生在竞争中培养自己的各种创造能力和奉献精神。

2.宜于竞赛的小组结构。“未来班”的每一个学生小组都是由五六位学生组成的有利于全面竞赛的综合性小组:既是学习小组,也是劳动小组,又是体育小组,还是文娱小组等等。我在编组时,尽量考虑“人才”(学习、体育、文娱等方面)的和谐搭配,使小组之间的各种竞赛条件尽可能公平统一。实践证明,这种宜于竞赛的小组结构,既有利于小组内同学之间凝聚力的产生、上进心的培养、互助精神的发扬,更有助于整个班级集体主义向心力的形成和进取创造精神的激发,使班集体充满温暖和活力。

3.发展个性的兴趣社团。除了统一组建的学生综合小组外,为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未来班”还有不少课外兴趣社团:“凌云”文学社,小发明组,集邮小组,学生记者组,小剧团,“攀谈社”,小篮球队,小足球队等等。这些兴趣社团活动的时间一般是午间、周末、星期日或节假日等课余时间。

4.多元交流的友谊班级。“未来班”先后与乐山市五通桥中学、成都十二中和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学生班级结成友谊班,把班级建设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变思想教育的封闭性为开放性,利用班外的一些积极因素增强班级教育;同时,让学生在与友谊班的交往中增长社会知识,扩展胸襟视野,培养社交能力

5.共同享用的集体财物。在班级内部有意识地创设一部分属于大家的共同财物,交给学生自己管理、使用,这也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情操的有效方法。在“未来班”,服务性工作都是学生们自愿承担的。每天早晨,教室里保温桶里的开水总是同学们抢着灌满的;课间休息时间,小书柜里几百本书,同学们随看随取,看完后放回书柜,从来没有丢过一本书;讲桌上、窗台上的盆花,不时有同学松土浇水,一年四季,鲜艳芬芳。

6.陶冶心灵的口琴乐团。“未来班”的口琴乐团是颇具特色而全校闻名的。全班每一个同学都是演奏者。学生进校第一天,我便要求全班同学每人必备一支口琴,口琴乐团便这样自然组成了。我常利用班会课或其他课余时间教学生吹奏口琴。到了初三,我班的口琴乐团已初具规模,除了大多数学生的口琴之外,还有两名小提琴手和十来名手风琴演奏者。(www.daowen.com)

7.独立主编的《未来日报》。《未来日报》是由全班同学轮流担任主编“出版”的手抄报。从“未来班”正式成立之日起出第一期,以后每天按时“出版”,星期日、节假日也不中断,直到毕业。《未来日报》的统一要求有:(1)一律四开大小。(2)报头必须有班名、班训、班徽图案、主编姓名、期数和“出版”日期。(3)报纸的所有内容均是主编一人撰写,不得有一点转抄。(4)排版、抄写、美工等也由主编一人独立完成。《未来日报》确实体现了学生集体观念与创造精神的有机统一。

8.记录班史的班级日记。从新生进校的第一天起,便由值日生写每天的班级日记。班级日记有两个基本要求:(1)认真按时完成,不得有缺漏。(2)忠实记下班上的各项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班内当日发生的各种大事或变化等等。

以上这些做法,今天看来也许算不上什么;但在20多年前,它们却显得很有新意,甚至可以说富有创造性。

从初一到初三,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当初学生们给自己提出的目标基本达到,成立“未来班”的条件基本具备,于是在1984年1月1日这一天我们举行了隆重的“未来班”成立大会。在热烈喜庆的气氛中,唱起了班歌,宣读家长的贺信,老师致辞,同学们互相祝贺勉励,大会还通过了将收到的一笔家长贺款捐赠给北京圆明园修复工程处的决定。最后,同学们表演了自己编写的三幕话剧《相会在未来》。

第一个“未来班”毕业以后,我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又开始了在初八七届一班建设第二个“未来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