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青少年适应能力培养,学会沟通:劝说和批评的方法

青少年适应能力培养,学会沟通:劝说和批评的方法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劝说和批评一样,目的都在于帮助有错误的同学加以改正,不断进步。然而劝说与批评又不尽相同。因而,劝说除可用批评的方法外,还有以下方法。如此,对方就更容易接受你的劝说。李然把自己与陈彬视为一体,彼此间消除了隔阂,李然的劝说增强了亲切感,所以效果很好。批评、劝说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批评、劝说都必须是中肯的,挖苦、嘲弄、讽刺绝不是批评、劝说。

青少年适应能力培养,学会沟通:劝说和批评的方法

劝说和批评一样,目的都在于帮助有错误的同学加以改正,不断进步。然而劝说与批评又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批评是用在同学们已经犯了错误的时候,而劝说则不一定,可以是在已存在错误事实时,也可以在只有某种错误的苗头而不成为现实时。因而,劝说除可用批评的方法外,还有以下方法。

◆心理换位

要使对方接受你的观点,就必须与对方保持“同体”关系,即把对方与自己看作同一整体,处在同一位置和立场上。这样,在对方看来,你是在为他们说话,或许你是一心为他们好的。在语言表达上,尽量把“你”、“你们”、“我”换成“我们”;多用“假如我是你……”一类的话;或强调彼此是同一类型的人。这样使对方随时感觉到彼此间的共同点,意识到大家是“同一条战线上的战友”。如此,对方就更容易接受你的劝说。

陈彬为了给新老师一个“下马威”,故意出“难题”刁难新老师。使老师在课堂上尴尬、出丑。李然看着,劝他:“我们平时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师也像我们一样希望同学们都尊重他。以后我们不要那样对待老师了!”

李然把自己与陈彬视为一体,彼此间消除了隔阂,李然的劝说增强了亲切感,所以效果很好。

◆信任感应(www.daowen.com)

我们常常说:“士为知己者死。”意思是说,谁了解我、信任我,我就愿意为谁牺牲。可见信任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我们在劝说别人时,学会随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信任,就容易为对方所接受。

例如,有位同学做错了事,我们劝他改正:“你是无意做错事的,是由于你一时的疏忽而造成的。做错事谁都不可避免。只要你以后注意点,就不会再出现这类事情了。”这样,无疑会增强做错事的同学改过的决心对美好前途的自信。

◆褒贬相生

一般说来,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不够全面,会因受到表扬而以为自己一切都好;也会因为做错了事而觉得再无希望。劝说同学时,不妨采用褒贬相生,即既要点明他的不足,又要给以适当的表扬与安慰;或者是在具体罗列错误的同时给以抽象的肯定以平衡对方。这样就能在感情上安抚同学,又有助于同学全面认识自己,使同学更容易接受与改正。

批评、劝说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批评、劝说都必须是中肯的,挖苦、嘲弄、讽刺绝不是批评、劝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