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培养问题学生的成长能力

如何培养问题学生的成长能力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很多学校都有所谓的“问题学生”。其实,任何问题都不会孤立存在,每个“问题学生”背后都有着非常深刻具体的原因,都是一道教育的难题。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如何对待它才是最大的问题。所以,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人生就是在解决问题中成长的,解决一个问题就前进了一步。祝福你,祝福这个孩子,愿你们都能早日收获成长的幸福。

如何培养问题学生的成长能力

朱老师:

班上有一位小男生,由于爸爸触犯法律坐牢,他妈妈和他爸爸离婚了,他被判给他妈妈,而且他是从农村来城里的。可能是这些家庭原因,造成了他孤僻的性格。他经常招惹其他同学,其他同学都让着他,没有办法时只能到我这儿告他的状,我也觉得这个孩子比较可怜,每次对他的教育都是好言相劝,说道理。可是,没过几天,他又我行我素。请问朱老师:对于像这样比较特殊的学生,我该怎么教育呢?

老师:

你好!

在很多学校都有所谓的“问题学生”。其实,任何问题都不会孤立存在,每个“问题学生”背后都有着非常深刻具体的原因,都是一道教育的难题。

比如你说的这个孩子,因为爸爸触犯法律坐了牢,父母离婚又跟着妈妈从乡村来到城市,他孤僻的原因实际上是基于他的双重自卑:一方面周围是城市的同学,而他来自农村,另一方面相对于健全的家庭,他身处离异家庭,父亲又坐牢。

一方面,从农村来到城市,离开他自小生活的熟悉环境,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本身就需要过程。儿童最需要友谊,最需要其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可他的伙伴、他的朋友都不在身边。所以他在学校也得不到爱。

另一方面,他没有健全的家庭、缺乏父爱,这样的情况下,母亲往往会有两种情况,或者也很冷漠、缺乏母爱,或者心怀歉疚、过于溺爱,这两种极端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利的影响。

双重自卑造成了他的孤独,他的心灵深处其实格外需要爱。但是,家庭和学校中爱的双重错位和缺失,毫无疑问孩子会出问题。当他得不到所需的关爱、理解和认同的时候,他的心理会发生逆反,会通过特殊的、甚至触犯底线的行为,比如招惹其他同学,去引起别人的关注。(www.daowen.com)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样的孩子,仅仅靠好言相劝不能够解决他的根本问题。需要深度走进他的心灵,了解问题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解开心结。究竟怎样去帮助他?毫无疑问,爱的缺失必须要用爱来偿还,逆反的心灵必须要用爱来舒解。

首先,要在教室里建立起一个孩子们相互之间彼此信任、彼此关爱的温暖场域,不要一直去劝这个孩子与其他孩子进一步走近,而是让孩子们之间彼此理解、信任、支持。在这个时候,甚至要更多去发挥孩子们的力量,让其他孩子懂得这个孩子,从而主动谅解、积极关爱这个孩子。此时我们必须注意的是,需要用教育的智慧来呵护这个孩子的心灵。家庭的变故是这个孩子的伤口,所以,不要直接去讲这个孩子的遭遇,而是通过大家共读关于友谊、关于成长的相关题材的童书,像《一百条裙子》这样促进孩子们彼此沟通、彼此相爱的读物,会让孩子们产生爱的移情,会让孩子们学会设身处地站在这个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这样一来,在教室里形成了融洽的氛围,这个孩子在同学之间得到了爱和理解,他就会真正产生变化。

作为老师来说,更重要的是应该走进这个家庭,了解他的母亲和父亲对他实际的影响,尽可能地帮助他建立起积极的亲子关系。他的父亲尽管在坐牢,但毕竟是他的父亲,可以通过探望父亲或者父子通信的方式,进行亲子关系的修复。与此同时,对母亲的教育方式也要进一步了解。根据常理推测,如果这个母亲本身具有教育情怀、熟悉教育规律、懂得怎么去帮助孩子,孩子也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无论母亲是属于冷漠型还是溺爱型,都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帮助母亲矫正。所有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所有问题行为的背后,都有深刻的家庭原因。因为种种原因,现在很少有老师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家访,很少有老师真正地去走进学生的家庭。其实,我们应该鼓励老师进行家访,尤其是通过家访而深入了解这些孩子。作为老师来说,当老师本身给予孩子特别的爱的时候,孩子也会产生移情,这份来自老师的爱,也会在相当程度上弥补孩子对父爱母爱的渴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类孩子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所以,不要期待一天两天就能改变他们,不要期待一次两次谈话就能让他们蜕变,不要期待一件两件事就能让他们新生。足够的耐心,加上足够的爱,才能让一颗冻僵的心灵逐渐被滋润,逐渐被温暖。

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如何对待它才是最大的问题。人生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惧怕问题、回避问题,问题永远都是问题。如果勇于面对它,努力解决它,问题就不再是问题。所以,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人生就是在解决问题中成长的,解决一个问题就前进了一步。

当孩子逐步好转起来的时候,我相信,老师也会同时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幸福。祝福你,祝福这个孩子,愿你们都能早日收获成长的幸福。

你的朋友:朱永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