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自主发展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自主发展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主发展教育的课程体系:是指学校以学生“自主发展”和“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对现行国家、地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整合重组,依据学校育人理念、学生需要、校内外教育资源,进行校本课程、隐性课程的科学规划和建设,进而构建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融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为一体的学校课程体系。

自主发展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自主发展是指学生自己能够成为决定自我发展的主宰,是自我发展的主人,能够顺应自己个性发展的需求,顺应自己追求和设定的理想和目标,经过主观努力,实现个性发展。自主发展是人们要求改变自身现状的一种愿望和追求;是人们建立在对自己做出某种价值判断,在肯定或否定自我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的希望、新的目标、新的理想;是人们对发展自我、丰富自我、改变自我、提高自我的一种内在的追求。自主发展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与教育相伴随、贯通个体生命全过程的一种现象,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基本条件之一,是个体在一定社会要求下按照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学习、自我培养和自我实现的活动。

自主发展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发展规律,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满足学生在教育内容、时间、地点、方式上的相对自由选择,以发挥教师的自主性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使学生的内在潜质得到充分开发和展示,使学生能全面、主动、多元、和谐、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的最优发展的教育。

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课程体系主要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评价所组成。其中课程观起着主宰作用,它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

自主发展教育的课程体系:是指学校以学生“自主发展”和“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对现行国家、地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整合重组,依据学校育人理念、学生需要、校内外教育资源,进行校本课程、隐性课程的科学规划和建设,进而构建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融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为一体的学校课程体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开始关注课程与教学层面的革新,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例如有的国家提出课程内容的选择,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减少课程内容绝对数量和降低内容的难度,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鼓励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进行探索,达成理解,加强交流等要求。英国于2000年6月实施新的国家课程,强调四项发展目标,即精神方面、道德方面、社会方面和文化方面的发展,开始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精神、道德发展,加强社会公民培养,改善教学质量,注意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统一和灵活性的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和交流技术能力。(www.daowen.com)

对于国内课程改革,有专家提出的观点是我国当前的课程形态仍主要表现为学科课程,虽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经二十余年的课程改革,各方面有了变化,但作为课程形态的学科课程模式,在总体上没有被改革,因此,要更新课程内容,使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实现育人功能。在这方面,北京清华附小、重庆谢家湾小学、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都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总结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和成果。

综观国内外课程体系建设,均有相关的研究,但是基于自主发展教育理念下的课程体系研究似乎还没有先例,特别是能够探索出以培养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及其实施方法、途径、策略等都鲜有论述,因此,我们提出了此课题。我们希望通过研究实现依据自主发展育人目标、学生核心素养目标、解决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碎片化现象,提高国家、地方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给他们提供自我创造的空间和可能性,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判断的权力让给学生,把表达的自由教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变成真正的学习主体,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实践凭借,并以此为载体,促进高品质学校的建设。

(三)选题意义,研究价值

围绕课程改革我校曾经探索出“大课程”体系,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课程体系改革没有进一步深化,不能满足对学生自主发展和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认真分析了学校在课程改革建设中取得的经验和不足,认识到只有构建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课程体系,才能体现学校办学的个性化,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才能真正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为此,我们将“‘自主发展教育’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作为课题。

此课题的研究,意在重新梳理国家课程资源,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实施途径,拓展开发课程间的联系,研发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及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丰富和自主的课程,使之在研究过程中创生理念,形成上海道小学学生自主发展及核心素养评价目标,构建既符合我校校情又能够体现自主发展理念的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自主发展教育的深化,又能率先在天津市的小学阶段超前进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使办学品质得到提升,使学校文化得到彰显。

此外,此课题研究将进一步丰富自主发展理论的内涵,为课程理论发展做有意的补充,填补基础教育阶段自主发展理念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有机融合这一项研究内容的缺失。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也可以推广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其他学校使用,在局部或一定区域内具有应用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