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价值判断与利益衡量的因素-解析及实践

价值判断与利益衡量的因素-解析及实践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价值判断,就是指在裁判过程中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以判断争议所涉及的利益,实现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在审判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价值判断和利益平衡问题。

价值判断与利益衡量的因素-解析及实践

法官分析案件的过程包含了技术性分析,但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的过程,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应当凸显法律思维的作用。美国著名法学家博登海默曾经说过:“如果法官只是个法律工匠,只知道审判程序之方法和精通实体法的专门规则,那么他还不能成为第一流的法官。”因此,法官必须是一个成熟的社会人,洞悉社会,在分析、处理个案时,不仅熟知法律,还需要考虑各种社会关系、群体利益,对适用不同法律规范所体现的不同价值进行恰当的判断和利益的平衡,从而作出适当的裁判。这句话虽然是说给法官听的,当然也适用于其他法律人。

所谓价值判断,就是指在裁判过程中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以判断争议所涉及的利益,实现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法律的价值是多元的,但最高的价值还是公平正义。在需要价值判断的时候,最根本的判断标准就是看其最终是否符合公平正义的价值。

有这样一个案例:儿子自己挣钱买了一套房子,父亲离婚后没有地方住,便来投靠儿子。后因父子关系不睦,儿子便起诉让父亲搬走。一审法官从保护所有权的角度出发,认为儿子享有房屋产权,判决父亲限期搬出。

这样判决有无问题,是不是觉得合法但不合理?

民事案件中,法理与人情不可能截然排斥,司法裁判说到底是一种人情良知的判断,“法不容情”并非绝对。最高法院副院长江必新说:“一个称得上良善的司法裁判应当尽可能做到法、理、情的统一。”在审判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价值判断和利益平衡问题。判决父亲限期搬出房子,合法性似乎没有问题,但至少在社会伦理上说不过去,不符合常理、常情。这个时候,我们就应当进行恰当的判断和利益平衡,寻找否定原告诉讼请求的理由。(www.daowen.com)

这个案件上诉到了中级法院,二审法官通过解释“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和对“公序良俗”原则的理解,保护了父亲随儿子居住的权利。

事实上,无论是案件事实的认定,还是法律的理解、解释,以及利益的衡量等,都需要法律人以生活的经验为基础,结合社会人情、事理等因素作出综合性的判断。常识、常理、常情的理解或通透,需要法律人长期的体会、感悟与实践。

今天我对经验法则的介绍也没有局限于证据规则的角度,讲了许多其他方面的内容,是想让大家对经验法则有个全面的了解,谢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