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创共振:文化创意经济的见证

文创共振:文化创意经济的见证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那个时候两岸都还没有推出文化创意产业名词。到2006年,康文玲觉得整个创意产业的全球趋势已经到达一个沸点,开始大胆地着手台北华山文创园区的产业趋势建设,筹办国际性论坛,从华人地区跨界亚洲许多国际嘉宾齐聚一堂来探讨什么是文创产业。“把文化与经济相结合,透过无所不在资讯的可及性,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引擎。”

文创共振:文化创意经济的见证

90年代,康文玲服务于台湾第一大报纸媒体,需要当天把所有的空白版面填满,就像西西弗斯一样,每天不停地把石头推到山顶上,然后又让它落下来,日复一日操作了12年。这个过程使她可以很快速地从一个内容概念出发,用文字、版面、图片构成,去丰富一个最终呈现的东西。

2005年起她投入创办文化报导月刊工作,把全台湾的文化、场馆、文化项目、文化相关的理念用月刊去做一个报道。此后三年当中,她跑遍了全台湾的各种现在所谓的乡村建设(在台湾那时候叫社区总体营造)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那时候在台湾叫做政府资产活化)。因为要开始推动一些历史老旧厂房的活化,康文玲开始去了解什么叫做创意园区Creative Park。在那个时候两岸都还没有推出文化创意产业名词。到2006年,康文玲觉得整个创意产业的全球趋势已经到达一个沸点,开始大胆地着手台北华山文创园区的产业趋势建设,筹办国际性论坛,从华人地区跨界亚洲许多国际嘉宾齐聚一堂来探讨什么是文创产业。

她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90年代末,张惠妹一张专辑出来在台湾就九十几万张,在亚洲国家一个月就120万张,“那时候真是实打实的CD,是创意经济销售型时代”。到了03、04年之后,每一张专辑就逐年地折半开,整个产业都快死光了。线上时代来临了!21世纪的创意经济时代来临了!“把文化与经济相结合,透过无所不在资讯的可及性,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引擎。”08年的创意经济报告书,完完全全地反映这个过程——你很会做内容,然后产生了经济,之后,线上时代来临,你还必须适应线下与线上时代的跨界整合。(www.daowen.com)

“我完完全全就是目睹这个过程的一个见证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