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虚构的西方文明史:探究西方复制中国

虚构的西方文明史:探究西方复制中国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传统中国,洛斯·迪金森教授说:“中国人是民主性的人种,至少他们在对其自身和对周围人的态度方面,臻于西方人所希望的民主。”拥有王号之虚君,亦必由全国人民公选。[23]中国传统政治从来都是本着民主精神的——从众尤从贤,从民所欲尤要使民尚善。“考试”与“铨选”,遂为维持中国历代政府纲纪之两大骨干。沙佛尔教授说:在18—19世纪西欧发展代议制民主和普选权之前,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制度。

虚构的西方文明史:探究西方复制中国

关于传统中国,洛斯·迪金森教授说:“中国人是民主性的人种(Chinese man is the democratic man.),至少他们在对其自身和对周围人的态度方面,臻于西方人所希望的民主。”[18]华莱士也说“中国的国民性的民主倾向”。[19](the democratic trend in Chinese folk psychology)。

关于古代中国首创民主政治哲学家熊十力指出:

民主政治……《春秋》与《周官》之法制,可谓广大悉备矣。《春秋》书:新人立晋,便有由人民公意共选行政首长之法。《周官》于国危或立君等大事,亦有遍询民众之文;又于各种职业团体……直接参与国政。至于地方制度之详密,尤可见民治基础坚实。[20]

《周官》为民主之制,不独朝野百官,皆自民选……拥有王号之虚君,亦必由全国人民公选。秋官小司寇,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选,三曰询立君。据此类推,则国之大询,当不止三事。[21]

钱穆阐述:西汉前期,中国政治由“平民社会的朴素的农民政府”进升为“平民社会的士人的文治政府”。[22]他又说:“……汉唐时代……民主精神的文治政府,经济平等的自由社会,第次实现……宋元明清时代……个性之伸展,在不背离融合大全的条件下,尽量成熟了;文学美学、工艺如春花怒放,光明畅茂。”[23]

中国传统政治从来都是本着民主精神的——从众尤从贤,从民所欲尤要使民尚善。司马光云:“圣人举事,与众同欲,故能下协人心,上顺天意。”洪范曰:“三人占,从二人言。”盖国有大疑,则决之于众,自上世而然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五·治平二年》)

西汉儒生尝试选天子归于失败,终于妥协(变乱中枢、争鼎逐鹿)。此须说明:在生存竞争囿于国土(而非如今的向外平衡、全球循环)的历史时期,帝王制度是政治的平衡器,它使祸争最小化而不殃及行政与民间(王国维语)。[24]

历代治世,儒士皆尽量让帝王隐然弃政,昭示太平,崇尚德礼之治,实际上是人民道德自觉,自我管理(乡里自治。唐君毅称:“人人皆以礼乐自治其身心,而‘兵革不试,五刑不用’”[25])。《论语·为政》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www.daowen.com)

所以钱穆又说:“……虽有君王高高在上,而庶民在下,乃尽得有宽松安宁之自由。”[26]亦即,梁漱溟言:“治世,有西洋中古社会以致近代社会所不能比之宽松、自由、安静、幸福。”[27]

华夏政治的民主统系是文官考试制度(即被牟宗三所忽略的“政统”[28])——从战国的贵族无权、游士擅政,经两汉的乡举里选、布衣卿相,到唐宋的开科取士、寒门出仕,一直延续至清末。诗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钱穆在其所著《国史大纲·引论》中写道:

……“考试”与“铨选”,遂为维持中国历代政府纲纪之两大骨干。全国政事付之官吏,而官吏之选拔与任用,则一惟礼部之考试与吏部之铨选是问。此二者,皆有客观之法规,为公开的准绳,有皇帝(王室代表)所不能摇,宰相(政府首领)所不能动者。若于此等政治后面推寻其意义,此即礼运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之旨。

就全国民众施以一种合理的教育,复于此种教育下选拔人才,以服务于国家;再就其服务成绩,而定官职之崇卑与大小。此正战国晚周诸子所极论深岂,而秦、汉以下政制,即向此演进。特以国史进程,每于和平中得伸展,昧者不察,遂妄疑中国历来政制,惟有专制黑暗,不悟政制后面,别自有一种理性精神为之指导也。

沙佛尔教授说:在18—19世纪西欧发展代议制民主和普选权之前,科举制度世界上最民主的制度。[29]

科举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中的最重要的发明。

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认为,在近代以前,中国“在所有的生产领域都明显优越于欧洲”;但在基于中国技术的工业革命成功地塑造近代欧洲之后,中国则黯然失色。尤其是在政治上,“近代的欧洲思想家们深知中国的优越性,把她看成是‘最佳典范’(model par excellence)……看成是理性的楷模:中国在很久以前就发明了公共服务的文官制度,而摈弃了贵族制与神权制,它是通过竞争性的考试招收管理人员的国家官僚制度。在许多世纪以后,欧洲才发现此种很现代性的行政体制(19世纪),因而整个世界都分享它……在欧洲人凭借军事优势而压倒一切之后,他们不仅不再敬佩中国的优越性,而且还破坏了中国本身的传统模式。”[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