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刻板印象内容形态的分析介绍

刻板印象内容形态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据刻板印象的界定,刻板印象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它是对社会人群的一种简单化的分类方式。有学者把刻板印象翻译为类属性思维,强调刻板印象的分类属性与功能,刻板印象是对人或群体进行分类的过程及结果。事实上,刻板印象是在看到某些特定人或群体时第一时间被激活的特征信息。

刻板印象内容形态的分析介绍

依据刻板印象的界定,刻板印象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它是对社会人群的一种简单化的分类方式。有学者把刻板印象翻译为类属性思维,强调刻板印象的分类属性与功能,刻板印象是对人或群体进行分类的过程及结果。第二,在同样的社会文化或同一群体中,人们对同一个认知对象的刻板印象具有一致性,刻板印象是一种笼统的概括化的看法,形成的看法会泛化到类似的个体与群体认知之中。第三,刻板印象与事实不是完全相符合的,有的刻板印象甚至是错误的,因为刻板印象形成所基于的信息是有限的。

刻板印象是一种图式(schema),而图式是对信息的复杂组合进行加工的方式,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框架,因此刻板印象对社会认知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刻板印象在社会认知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当我们面对一个陌生人的时候,刻板印象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它节省我们的精力,避免陷入“信息之海”。所以,刻板印象的积极作用突出表现为,在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大量复杂的信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即可得出结论,进而能帮助我们对他人与外群体进行迅速归类,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从原理和机制上看其积极作用就是认知简化,降低认知负担;从功能上看就是预测他人的行为,指导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提高人际行为应对的效率。(www.daowen.com)

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表现为,刻板印象也是导致错误社会认知的根源之一,人们在有限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概括化的普遍性的结论,在认知别人时容易忽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知觉错误,妨碍对他人做出正确的评价。

虽然刻板印象可能会出错,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信息模板或基本线索维度,人们通过各种分类的维度来帮助我们简化对客观社会世界的认识。因此,刻板印象作为图式与框架本身并不是坏事,错误在于我们套用或者滥用框架在刻板印象的内容(stereotype content)方面。事实上,刻板印象是在看到某些特定人或群体时第一时间被激活的特征信息。当人们对一个群体有积极正面的印象,一般就会对该群体激发起好感、信任和期待;如果刻板印象的内容是负面的,刻板印象当然就会起着消极的作用[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