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代乞巧习俗揭秘的介绍

古代乞巧习俗揭秘的介绍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乞巧,是七夕节的主要活动,然而,现在七夕节乞巧的习俗已经基本消失了。我们只有在一些民俗展演活动中,才能见到所谓的“乞巧”活动。在古代,乞巧的习俗五花八门,也非常有趣。这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风俗的记载。牛郎织女山东高密扑灰年画宋元时期,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设有专门出售乞巧物品的市场,时人称为“乞巧市”。满族妇女还用“松针”,即松树的叶子来替代绣花针在七夕节乞巧,称为“掷花针”。

古代乞巧习俗揭秘的介绍

乞巧,是七夕节的主要活动,然而,现在七夕节乞巧的习俗已经基本消失了。我们只有在一些民俗展演活动中,才能见到所谓的“乞巧”活动。不过,那也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演示罢了。

在古代,乞巧的习俗五花八门,也非常有趣。如果你对古人乞巧的习俗心怀好奇,那我们就一起借助史料,去重温一下古人乞巧的情形。

乞巧的习俗,大约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东晋葛洪撰写的《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我国古代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风俗的记载。

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则记载,每年的七月七日,民间妇女都要结彩楼,穿七孔针,在庭院里供奉瓜果以乞巧。由此可见,当时七夕节乞巧已经成为社会上普遍的风俗。

乞巧用的针,就有双孔、五孔、七孔、九孔之多。七夕晚上,姑娘们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谁先穿过就能“得巧”。乞巧的针是特制的,平日里是不能用来缝衣的。宋人罗烨、金盈之在《醉翁谈录》里谈到巧针时就说:“其实此针不可用也,针褊(细小)而孔大。”

穿七孔针

七夕节看巧云

喜蛛应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它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但历代验巧之法,略有不同。

如南北朝时,要视喜蛛结网之有无来证明是否得巧。《荆楚岁时记》里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唐朝时,则视网之疏密。五代王仁裕撰写的《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唐玄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华清宫夜宴时,宫女们各自将小蜘蛛放在盒里,看第二天是否结网,视结网疏密,或网是否圆正,来证明是否得巧。若有网,密实,或圆正,便象征得巧。

这一习俗在民间经久不衰,代代相传,而后世一般遵唐俗。如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七夕,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南宋周密在《乾淳岁时记》也有记载:“以小蜘蛛储盒内,以结网之疏密为得巧。”(www.daowen.com)

牛郎织女 山东高密扑灰年画

宋元时期,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设有专门出售乞巧物品的市场,时人称为“乞巧市”。《醉翁谈录》里这样记载:“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此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明清以后,民间多流行“丢巧针”的游戏。在七月七日这天的上午,妇女们盛一盆水放在日头下曝晒。然后,她们各自投入绣针,使之浮在水面上。于是,水底下便映出针影。若针影呈现出花瓣、鸟兽影子的形状,或鞋、剪刀影子的形状,即为“得巧”;若水底的针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蜡,则是手拙的象征。

掷花针

“针能浮水”,这是一个有趣而不可思议的现象,在明人刘侗、于奕正撰写的《帝京景物略》、清人顾禄的《清嘉录》、让廉的《春明岁时琐记》等书里,都有详尽的记载。其中,《清嘉录》记载的苏州地区“丢巧针”的习俗:在“丢巧针”的头一天夜晚,就要把这碗水准备好,置于庭中承受露水。到第二天七月初七日出时晒之,等水面生膜后便开始丢针乞巧的活动。

满族妇女还用“松针”,即松树的叶子来替代绣花针在七夕节乞巧,称为“掷花针”。这一风俗,在清宫面尤为盛行。

由于我国南北风俗习惯上的一些差异,全国各地妇女乞巧的方式也是千姿百态。

有的地方在桌案上摆一盆水,水里面浸着瓜果。乞巧的人手里拿着一面镜子,谁把月光(或烛光)从镜子里映到水盆里的瓜果上,谁就算是得了巧。

还有的地方在七月七日中午,把事前生好的“巧芽”(豌豆芽)用手摘下来,投在水盆里。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谁的巧芽影子像针剪或花鸟鱼虫者,谁的手将来就会变巧。为此,在我国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巧芽芽,生的怪。盆盆生,手巾盖。七月七日摘下来,姐姐妹妹照影来。又像花,又像菜,看谁心灵手儿快。”

“斗巧”的花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