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径山茶: 中国古代宴会的传承与影响

径山茶: 中国古代宴会的传承与影响

时间:2023-07-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让径山茶闻名于世的其实是径山茶宴和它对日本茶道的影响。以茶论道,以茶播道,是径山茶宴的精髓所在。如今的径山茶宴是我国古代茶宴礼俗的存续和传承,是径山寺接待贵客上宾时的一种大堂茶会,一般在明月堂主办。径山茶宴影响广泛,意义深远,不仅在我国佛教文化史、茶文化史和礼俗文化史上有着至高地位,也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径山茶: 中国古代宴会的传承与影响

径山茶始栽于唐,闻名于宋,而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茶道色彩,更赋予了径山茶无穷的韵味。

陆羽著经在此山

径山是茶圣陆羽著经之地,据《新唐书·隐逸传》记载,陆羽曾在径山隐居,并在径山植茶、制茶、研茶,著下传世著名的《茶经》,而其用来烹茶品茗的“陆羽泉”则为世间增添了无限的传奇,这些都为径山茶增加了人文内涵。

而让径山茶闻名于世的其实是径山茶宴和它对日本茶道的影响。宋代的径山僧人以点茶法为基础,创立了一套径山茶宴。茶宴里规定了点茶的环境、器具和流程。这套点茶仪轨被日本僧人完整地带回国,日本茶道各个流派大多是在径山茶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知名度:★★★★

冲泡难易度:★★★

品茗最佳季节:夏季

养生功效:排毒养颜、促进消化、预防癌症

国色茶香

径山优美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径山茶的优秀品质。径山茶外形细嫩,紧结显毫,色泽翠绿,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匀成朵。

茶韵悠悠

茶汤入口甘醇爽口,有着江南绿茶特有的清幽和甘香。三水毕,喉间甘润,余香满口,其间况味,真个是“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外形】

细嫩、紧结、显毫

【色泽】

翠绿

【汤色】

嫩绿明亮(www.daowen.com)

【香气】

鲜嫩栗香

【滋味】

甘醇爽口

【叶底】

细嫩、匀净成朵

禅意茶心的径山茶宴

茶道中人,必对“径山茶宴”津津乐道。径山茶宴原属禅院清规的一部分,是禅僧修持和僧堂生活的必修功课,也是佛门禅院与世俗士众结缘交流的重要形式。在宋元时期,禅院的法事法会、内部管理、檀越应接和禅僧坐禅、供佛、起居,无不参用茶事茶礼。径山茶宴是按照寺院普请法事的程式来进行的,礼仪备至,程式规范,主躬客恭,庄谨宁和,体现了禅院清规和茶艺礼俗的完美结合。

举办茶宴时,众佛门弟子围坐“茶堂”,茶宴之顺序和佛门教仪依次为:

点茶 由住持亲自冲点香茗“佛茶”,以示敬意。

献茶 由寺僧们依次将香茗奉献给来宾。

闻香 赴宴者接过茶后,先打开茶碗盖闻香。

观色 举碗观赏茶汤色泽。

尝味 启口,在“啧啧”的赞叹声中品味。

叙谊 论佛诵经,谈事叙谊。

径山茶宴对每个举止动作都有具体要求,特别是僧俗之间的礼节有严格详尽的规定,意境清高,程式规范,形成了一整套完善严密的礼仪程式,是中国茶会、茶礼发展历程中的最高形式。在径山茶宴的整个过程中,贯穿着大慧宗杲的“看话禅”,师徒、宾主之间用“参话头”的形式问答交谈,机锋禅语,慧光灵现。以茶论道,以茶播道,是径山茶宴的精髓所在。

如今的径山茶宴是我国古代茶宴礼俗的存续和传承,是径山寺接待贵客上宾时的一种大堂茶会,一般在明月堂主办。径山茶宴影响广泛,意义深远,不仅在我国佛教文化史、茶文化史和礼俗文化史上有着至高地位,也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