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养老保险的含义和特征—从《社会保障概论》中获益!

养老保险的含义和特征—从《社会保障概论》中获益!

时间:2023-07-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养老保险的含义养老保险是指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因年老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领域后,由国家和社会依法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以维持其老年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较普遍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一般来说,养老保险的整体水平要高于贫困救济线和失业保险金的水平,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和个人在职时的收入水平。但养老保险并不能完全替代家庭养老。

养老保险的含义和特征—从《社会保障概论》中获益!

(一)养老保险的含义

养老保险是指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因年老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领域后,由国家和社会依法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以维持其老年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这一概念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人口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发生作用的。通常法定的退休年龄界限是衡量退出社会劳动生活的标准。

2.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3.养老保险是以社会保险为手段来达到保障的目的。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较普遍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二)养老保险的特征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备社会保险强制性、互济性和普遍性等共同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主要特征:(www.daowen.com)

1.参加保险与享受待遇的一致性。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的参加者不一定都能享受相应的待遇,而养老保险待遇的享受人群是最确定、最普遍的。因为几乎人人都会进入老年,都需要养老。参加养老保险的特定人群一旦进入老年,都可以按规定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2.保障水平的适度性。养老保险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劳动者在年老时的基本生活,这就决定了其保障水平要适度,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一般来说,养老保险的整体水平要高于贫困救济线和失业保险金的水平,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和个人在职时的收入水平。

3.享受期限的长期性。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员一旦达到享受待遇的条件或取得享受待遇的资格就可以长期享受待遇直至死亡。其待遇水平基本稳定,通常会根据经济发展状况而动态调整以保障待遇水平不会下降。

4.保障方式多层次。广义的养老保险,不仅包括国家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还包括用人单位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自愿参加的储蓄性养老保险等。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

5.与家庭养老相联系。养老保险的产生和发展逐步取代了传统家庭养老的部分甚至大部分功能。养老保险保障程度较低时,家庭养老的作用更大一些;养老保险保障程度较高时,家庭养老的作用就相应减弱。但养老保险并不能完全替代家庭养老。几乎所有国家的宪法法律都规定了公民有赡养老人义务的原则。因此,养老保险与家庭养老是相互联系、相得益彰的统一体。[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