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玄武室剧话、科班稍语-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第一册)

玄武室剧话、科班稍语-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第一册)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连两天,于该社之杰出人才不无小有认识,结果并不太圆满,以为远不及北平之科班也。当聆尚老将之《花荡》《步战》双出时,前有《剑峰山》《文章会》《碰碑》《刺虎》诸戏,《剑峰山》是全武行之大戏,主角邱成是津中素昔之科班人物徐俊华。至其武工身段,尚稍有可取者,惟亮相太难看,台风亦不顺眼。《灾前观剧记》姆字系妞字之误。

玄武室剧话、科班稍语-吴小如戏曲文集全编(第一册)

前,看尚老将之《伐中原》,曾一观光稽古社,此系仆第一次之观光也。一连两天,于该社之杰出人才不无小有认识,结果并不太圆满,以为远不及北平之科班也。

当聆尚老将之《花荡》《步战》双出时,前有《剑峰山》《文章会》《碰碑》《刺虎》诸戏,《剑峰山》是全武行之大戏,主角邱成是津中素昔之科班人物徐俊华。徐嗓太暗,扮相亦不十分美观,唯其走路颇像老头子,故而派头尚足。至其武工身段,尚稍有可取者,惟亮相太难看,台风亦不顺眼。其打则以快见长,稳则谈不到,不过邱成是马德成的戏,徐唱得竟像马连良了,不合理之至。饰焦振远之贺永华,嗓子沙而不厚,满口尖团倒置,唱流水板如叫街,有时为了要菜,火气冲霄。脸谱之美,当属刘武华,刘饰伍氏三雄之一,嗓子太坏,把子颇熟,末场摔得硬翻得高,足来一阵,惟大抖其龙头杆棒,并大耍三节棍,李万春之流亚也。武丑有张春华者(?)如好好栽培,恐不难出人头地。蔡宝华身材太矮,而台步尚好,丁钰华嗓子太嫩,尖字过多,扮相太稚,打得慌而不严,然两天尚和玉之戏,皆丁为配,勉强而已。纪美华之《文章会》,以一坤伶,竟顺嘴胡云,真是不堪,念白矫揉造作,尖字之多,几乎每字不尖,扮相亦嫌不匀静,身段太痴肥,后影尤糟,一无袅袅气。而刘律华之秋水,洒血至于骂街,何啻喷粪,以博台下欢呼,无所谓艺术矣(二人均不善体贴戏情,面部表示尤差)。《碰碑》之七郎,已忘其名,极矮而肥,唱怪调二黄,连耍几个奇腔,鼻音使得肉麻,台下居然叫好,不知何理。孙正华之杨业,已将倒仓,甚似前八年之李盛藻与前六年(?)之胡盛岩,与夫近来之李和曾,该院当局每日派孙两工大戏,《碰碑》《骂曹》,《奇冤报》《探母》,日夜喊,早晚一蹶不振。《刺虎》比较满意,陈金华之李虎,尚是可造之才,张秀华之贞娥(费宫人)脸有静气,身段颇挥洒自如,水袖及步法,皆循规矩,嗓以稍狭为病。配步战之丁钰华(李洪基),一个人在台上还有点样,跟尚老道一比,简直如狗被人骑之难看(第二日陈泰尤糟)。第二天有李岭华之《造化山》,翻得太斜,单提不高,惟铁门坎及身上硬功夫尚好,灵活为其特长。孙正华之《奇冤报》。大轴《铁笼山》前加《逼宫》,贺永华身上尚好(司马师),做工毋乃火极,甚至雉尾两断,不亦狠乎?末场起打,出场起反霸,毫不精彩,八个蛮女都似猢狲,尚老俯就以打出手,口中呼喊招挥,正如往年刘宗杨陪小楼唱三本《连环套》之梁大兴一样也。总之稽古社诚不如富社,而富连成已将入于暮途矣,叶盛章大马戏,叶世长大马派,刘元彤已用本嗓。江世升越来越脚下无根,手上无准,打出手能连掉好几次,黄元庆已不及去年,詹世辅有时在科一露,很贫很厌(萧盛萱、华世丽均非上驷之材)。倒是后起高元峰,很不错,希望当事者留心。武行方面,后起人才已不知往昔,老人物仍是骆连翔、苏富恩、李盛佐。提起骆连翔,徐榕孙先生谈及刘武华能云里翻,于八年前,曾看富社之《大洞庭湖》,骆之杨么,带草王盔(?),穿硬靠胖袄,着厚底靴,两张半桌子来一个云里翻,《嘉兴府》鲍自安,拿真刀云里翻,好不有劲也。而目下富连成有此大武戏乎?所排者什一不及也(《欧阳德》等皆胡闹耳)。富社中裘世戎、迟世恭诸人尚勉强可造,余则真可三叹息也。戏校之王金璐,可说不够材料,李玉茹须有待将来,余人碌碌,不暇赘语,或前途较乐观耶?(王和霖有可取处,远过李和曾。)荣春社近闻有“复古”说,当拭目以待,吾只为富社悲也。

附启:

拙稿已刊出者,间有苇误,或手民误排,兹更正之。

《懂戏》文中景孤血误孤近。(www.daowen.com)

《灾前观剧记》姆字系妞字之误。

《悼侯益隆》文中转演三秋系转深秋之误。

尚有甚多小舛讹者,皆触目可辨,兹从省略。

第2卷第2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