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共建、共享、共赢,区域研究的推进

共建、共享、共赢,区域研究的推进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金山区融入“学习基础素养”的游戏化学习区域探索行动,仅仅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进展和成果,对于“融入‘学习基础素养’的游戏化学习行动研究”这棵“果树”来说,需要连年在金山这一块“田地”上进行种植和培育,充分利用“阳光”“雨露”“空气”等“自然资源”,施以充分的“养料”,以期更大的收获。

共建、共享、共赢,区域研究的推进

1.个人成长:项目研究的“自然产物”

在项目工作持续开展的过程中,各个层面的平台为投身其中的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重要途径。

金山小学的英语教师陈老师从项目启动伊始,全程参与项目研究过程,在各个不同研究实践环节收获颇丰。她的一次交流发言,代表了区内大部分教师的心声:“游戏化案例的撰写,让我开始留意身边的‘游戏化’元素,也逐渐有了‘游戏化’的意识和思考;教育学院组织的游戏化案例撰写的培训专场,将我在思考过程中的疑惑一一解开;多次游戏化教学方面的专题培训,让我真正走进游戏化课堂。精打细磨的金山小学专场教学展示,在破旧立新的细节打磨中将游戏元素有效融入课堂,并很好地体现了有效落实课堂知识的终极核心。首届‘互联网+’时代的游戏化学习与教育创新大会上的课堂教学交流展示,促使我更深层次地思考——如何合理使用游戏元素和游戏设计技术?如何通过有趣的设计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激励学生的语言表达?如何营造相互帮助和欣赏的积极氛围,帮助学生克服非母语学习带来的焦虑?工作坊活动中围绕‘基于学习基础素养的工具设计与运用’主题展开的学术研讨和交流,让我对‘游戏化学习中情境、规则、工具之间的关系’‘游戏和活动的区别’‘适合采用游戏化学习方式内容选择’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正是在一次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众多的一线教师自然而然地成长起来,丰富了对游戏化教学的认识,悄悄地改变着自己的课堂教学。

2.课题研究:项目研究的“附生产物”(www.daowen.com)

在项目工作持续开展的过程中,各个实践基地学校及教师因地制宜,根据学校自身具体情况开展子课题研究,逐步取得了校本特色的研究成果。

朱泾二小叶老师领衔的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学习基础素养视角下‘数学步道’设计的行动研究”,旨在梳理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关教学内容,设计“数学步道”,开展游戏化学习活动,探索学习基础素养视角下“数学步道”的设计,打磨并提炼学习基础素养视角下“数学步道”设计的优秀案例。

钱圩小学王老师的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学习基础素养’数学游戏化学习的课例研究”,旨在探索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化学习培育“学习基础素养”的设计,以课堂实践为载体,打磨并提炼出适合低年级学生培育“学习基础素养”数学游戏化学习的优秀案例及典型案例,并加以分析。

“游戏化学习”这颗种子,已经在金山这片教育沃土中萌芽、成长、开花、结果。金山区融入“学习基础素养”的游戏化学习区域探索行动,仅仅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进展和成果,对于“融入‘学习基础素养’的游戏化学习行动研究”这棵“果树”来说,需要连年在金山这一块“田地”上进行种植和培育,充分利用“阳光”“雨露”“空气”等“自然资源”,施以充分的“养料”,以期更大的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