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代慈幼机构的建立-学前教育史

古代慈幼机构的建立-学前教育史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从夏代开始,社会就以家庭为单位,进入“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天下为家”的时代。(二)慈幼机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传统的学前教育主要由家庭来进行,对社会化的学前教育几乎没有需求,所以中国古代始终未能产生社会化的学前教育机构。苏轼在密州任职期间,曾出公粮收养女婴,这是社会慈幼机构的雏形。

古代慈幼机构的建立-学前教育史

重视学前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长久以来形成了有民族特色的慈幼观念。随着慈幼观念的发展,我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不同形式的慈幼机构。

(一)慈幼观念

根据生物学原理,动物都有延续和保护自身种系的本能。人作为高等动物,也具备这种本能。人类在发展的同时,还创造了自身的文明。因此,人类特别重视自己的下一代,其中包含了对文化的延续和保护意识。当人们意识到死亡和衰老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时,就有意识地将知识、经验、生活本领和技能等传授给后代。

礼记·礼运》中提出“不独子其子”的美好愿望,这是中国最早的慈幼观念。这种观念在我国的考古挖掘中得到了证实,在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罐葬”文化。人们将夭折的儿童装进罐子里,将其埋葬。装有尸体的陶罐并未放在离居室较远的区域,而是就埋在居室附近。这种处理方式表明了他们并不认为这样不吉利,凸显了人们对去世孩子的情感。同时,在墓葬里面还发现了很多石球、陶球,这些烧制或打磨好的小球被认为是儿童生前的玩具。在当时生存都很艰难的情况下,人们还专门烧陶供孩子玩耍,可见原始人类的慈幼观念很强。

中国从夏代开始,社会就以家庭为单位,进入“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天下为家”的时代。在以后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以家庭为单位抚养和教育下一代。受各个时代的观念影响,慈幼观念也蕴含了不同的历史内涵。

战国时期,人们的慈幼观念是“有教为爱”,指出要严格教育子女,勤加督导,这才是真正的爱子。《孟母断织教子》的故事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

汉代以后主要有两种慈幼观念。其一,强调合理养育儿童。汉代以前的生育观念认为生孩子是不吉利的事,这种观念害了不少的妇女和儿童。汉代的王充驳斥了这种观点,他指出妇女生孩子就如草木滋生、牲畜繁殖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王充批判了封建迷信的观点,开始从科学的角度树立慈幼观念。唐代开始开设专门的医疗教育机构,医学中设有小儿科,极大地丰富了慈幼观念的内涵。宋代的《小儿卫生总微论方》20卷,被视为我国最早的儿科医学保健大全。元代朱震亨所著的《格致余论·慈幼论》,讨论了儿童的饮食、衣着等问题。这些育儿经验,很多已经被现代科学所证实,对今天的儿童保健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二,强调合理教育儿童。汉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家致力于儿童教育,提出“爱而有教”,指出在爱的基础上严格教育。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自己的子孙,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才能成就大业,要修学成德。宋代教育家朱熹指出,应通过格言、故事、须知、学则等形式给儿童灌输行为规范,这样才能积久成习,自成方圆。(www.daowen.com)

(二)慈幼机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传统的学前教育主要由家庭来进行,对社会化的学前教育几乎没有需求,所以中国古代始终未能产生社会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但是,在某些时期也曾产生过一些慈幼机构,主要有宫廷慈幼机构和社会慈幼机构。

1.宫廷慈幼机构

公元前11世纪,西周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慈幼机构——孺子室,这是在西周王宫内和各诸侯宫室内都设有的婴幼儿教养机构。孺子室内有专门的保育人员管理孩子的饮食起居,引导孩子的个性发展,教孩子良好的行为品行。

东汉出现了中国第一个具有教育性质的慈幼机构,据《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中记载,119年,邓太后在宫廷中开设邸舍,将宫室内5岁以上子女40余人和近亲子弟30余人集中起来,教学经书,并加以监督,还专门为年龄较小的孩子聘请师保。严格来说,邸舍不是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它还进行年龄较大的儿童的读经教育,只是给予了幼小的孩子特殊照顾,但也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2.社会慈幼机构

从北宋开始,中国出现了由地方政府和中央主办的社会性质的慈幼机构。苏轼在密州任职期间,曾出公粮收养女婴,这是社会慈幼机构的雏形。宋朝以后,各地社会慈幼机构纷纷出现,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慈幼局;二是予惠仓或举子仓。如果遇到天灾、兵灾,民不聊生时,政府往往会给钱出粮,收养弃婴。清代在一些大城市设立育婴堂,由政府拨款收养弃婴。总的来说,这些机构仅仅是慈善形式的,不具备真正的教育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