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表述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表述方法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几种方法既是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方法,也可看作是教学目标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师应在领会其精神、掌握其步骤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表述方法

教学目标表述方法是教学目标设计中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种种教学目标表述方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下三种表述方式:

1.认知观的表述方法

认知观的表述方法主要通过内部心理过程来描述教学目标,通常使用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如“理解”“掌握”“欣赏”“领会”等。这种方法有助于对教学目标进行概括,但是缺乏量与质的规定性,以此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当有些心理过程无法行为化时,使用这种描述心理过程的术语也不可避免。

2.行为观的表述方法

行为观的表述方法就是指用可观察、可测量的外显动作行为来描述教学目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ABCD目标陈述法。这种方法之所以叫作“ABCD法”,是因为它包含了四个要素:教学对象(Audience)、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和标准(Degree),而它们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正好是A、B、C、D,所以简称“ABCD法”。

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目标的编写,一要明确教学对象;二要说明教学对象在学习活动结束后应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标准,这种描述要求具有可观察性的特点;三要说明教学对象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完成所规定的行为,它既说明了学生在什么样的情景中完成规定的行为,也说明了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条件一般包括环境、设备、时间、信息以及同学或老师等有关人的因素;四要对行为的标准做出具体的描述,标准可以用定量的方法表示,也可以用定性的方法、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表示。(www.daowen.com)

采用ABCD法设计教学目标可以使目标的表述做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利于指导和评价教学。但由于它只强调学生的学习结果,只重视学生外在行为的变化,不能反映学生内部因素的变化,因此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描述认知领域和技能领域方面的目标。

3.内外结合表述法

教育心理学家格朗伦在《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一书中提出了先用表述内部过程的术语陈述教学目标,然后再用可观察的行为做例子,使这个目标具体化,这就是用内部过程和外显行为相结合设计教学目标的方法,即内外结合表述法。

这种内外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学生外在行为变化的观测,反映了学生内部因素的变化,因而特别适合描述情感能力领域的教学目标。

以上几种方法既是教学目标设计的一般方法,也可看作是教学目标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师应在领会其精神、掌握其步骤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