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婚姻史》的起源与吃醋的真相

《中国婚姻史》的起源与吃醋的真相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看到别人占有自己心爱的人,心里总酸酸的,人们称之为吃醋。《燕子笺诰园》说:“他二位只管捻酸吃醋,不成个模样。”有人以为这是吃醋一词的起源,实际不然,吃醋一词起源于唐代。太宗赐任环妻醋,大概是“吃醋”一词的出典。于义方作《黑心符》极言妇人凶险,妻已甚,重婚更甚。

《中国婚姻史》的起源与吃醋的真相

看到别人占有自己心爱的人,心里总酸酸的,人们称之为吃醋。《燕子笺诰园》说:“他二位只管捻酸吃醋,不成个模样。”有人以为这是吃醋一词的起源,实际不然,吃醋一词起源于唐代。

韩琬《御史台记》载:

“唐管国公任环,酷怕妻。太宗以功赐二侍子,环拜谢,不敢以归。太宗召其妻,赐酒谓之曰:‘妇人妒忌,合当七出,若能改行无妒,则无饮此酒;不尔,可饮之。’曰:‘妾不能改妒,请饮酒。’遂饮之。比醉归,与其家共死决,其实非鸩(zhèn,毒酒)也。”(后人谓是醋)

太宗赐任环妻醋,大概是“吃醋”一词的出典。这个故事后面也很有趣:

“既不死,他日,杜正伦讥弄环,环曰:‘妇当怕者三:初娶之时,端居若菩萨,岂有人不怕菩萨耶?既长生男女,如养大虫(虎),岂有人不怕大虫耶?年老面皱,如鸠盘荼鬼,岂有人不怕鬼耶?以此怕妇,亦何怪焉!’闻者欢喜。”(www.daowen.com)

实际上,仔细回味任环的话,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两性关系不平等,夫妇常在敌视中生活,不知包藏了多少痛苦。于义方作《黑心符》极言妇人凶险,妻已甚,重婚更甚。他告诫子孙道:

“吾年六十,耳目见闻,不可算数,今训汝等,右妻固所不免,当待之如宾客,防之如盗贼。以德易色,修已率下,妻既正,子孙敢不正乎?万一不幸。中道鼓盆(去世),中栉付之侍婢,盐米畀(bì,给)之诸子,日授方略,坐享宴安。又或无嗣孤单,则宜归老弟姪,以心与之,孰敢不尽。若更重婚续娶,定见败身殒家,至时亲友不欲言,子孙不敢谏,兼已惑己误,难信难处,岂知吾熟谙而预言之。龟鉴在前,无复缕缕。”

这一段话是十分感伤的,肯定是他总结自己亲身经历后,吐露出的肺腑之言。女子的嫉妒本是不应该的,但是在当时社会里,在父权制的前提下,男人在性生活上可以为所欲为,而女子却动辄得咎,在这样的不平等的年代里,女子的妒性无疑是一种人性的强烈自我表现,是对夫权压迫的一种反抗,是对不合理社会现状的抗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