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白族婚姻习俗:卷帐回门与嫁女儿到男家

白族婚姻习俗:卷帐回门与嫁女儿到男家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卷帐回门是白族人婚姻形式的一种。白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有三种形式:嫁女儿到男家;招姑爷上门;第三种是“卷帐回门”。即结婚后七日,妻子丈夫携带着被子、帐子回到女家居住,负担赡养老人、照管幼弟的责任,直到小兄弟长大结了婚,才又回到男家生活。白族人结婚一般来说是比较早的。白族人嫁女妆奁是十分可观的。婚礼一般是四天。第四天,拆彩棚,招待来帮忙的人员,名为“酬客”。

白族婚姻习俗:卷帐回门与嫁女儿到男家

卷帐回门是白族婚姻形式的一种。白族是我国人数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受汉文化影响较重,但也保留着原始气息。白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有三种形式:嫁女儿到男家;招姑爷上门;第三种是“卷帐回门”。如果父母只独生一个女儿,就可以招姑爷上门,上门女婿在结婚时要改名换姓。若女方是长女,下面有小兄弟,就采用“卷帐回门”这种婚姻形式。即结婚后七日,妻子丈夫携带着被子、帐子回到女家居住,负担赡养老人、照管幼弟的责任,直到小兄弟长大结了婚,才又回到男家生活

白族人结婚一般来说是比较早的。四代同堂被人传为佳话。白族人嫁女妆奁是十分可观的。嫁女儿必须制备各色粗细领挂,全部东西应是崭新的,单单鞋子一项便多到数十双甚至上百双。因为女儿到了婆家,首先要向公婆、弟妹、哥嫂、子侄每人送一双鞋作为见面礼。

婚礼一般是四天。第一天搭彩棚、迎喜神,晚间贺新郎新娘。第二天迎亲,过去要用轿子四乘,还有骑马“押礼”的小孩数骑不等。唢呐吹奏着“迎宾曲”开道,迎亲队伍到新娘家门前才下马。新娘家为表示不让自己的爱女离去,则将大门紧闭,要等到唢呐声三起三歇,再三表示新郎的诚意以后,才开门迎入,招待迎亲人。

直到红日西下,又经过媒人的再三催请,新妇才依依不舍地哭泣着由她的兄长抱上轿,头上盖着“开脸红”,哭声一直到男家下轿方止。新娘下轿后,那儿早在大门前设下牲醴一套,有斗、尺、秤、剪、香、腊、纸、烛之类。由端公仗剑执法,退去车马,把新妇一拥而入洞房。在这热闹拥挤之时,有很多只手,会暗暗地从四面八方伸来,向新妇身上、手上、腿上掐来,掐得她疼痛不堪,但又不能喊叫。据说,掐她的人,因为常年多病,迷信掐新娘一把,沾了喜气,其病自除。(www.daowen.com)

第三天回门。这天早起,新娘由请来的梳妆妇女把头发梳成个高高的髻,叫“收头”,以表示从此“成人”,可以自力生活了。然后在新郎的陪同下,双双一起回娘家,新郎手捧锦花一朵,到新娘家待到红谢花落。新郎家的至亲至戚也一起到新娘家去会亲。新娘家同样办酒席招待客人。第四天,拆彩棚,招待来帮忙的人员,名为“酬客”。

白族礼俗规定:如果丈夫死了,妻子就得终身守节,一般不许改嫁,否则要遭到社会的歧视和非议。少数能改嫁的,再嫁时的聘礼和聘金均为前夫家所得,而且还失去了对前夫财产的享有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