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读懂会议中的细微表情,提升你的开会艺术

读懂会议中的细微表情,提升你的开会艺术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我们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一些小动作和表情,却是难以掩饰的,而这些小的表情和动作,正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其专业名称为微表情和微动作。最后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微表情和微动作都成千上万,因而我们不可能全部看在眼里,并且一一分析出结论。之所以要尽可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对方,就是要找出最能体现对方心理反应的微表情和微动作,然后以此作为自己的判断依据。

读懂会议中的细微表情,提升你的开会艺术

众所周知,人类的表情是极为丰富的,细细划分能够达到7000种以上。这些表情虽然最短的只能维持1/25秒,却是心底想法的真实流露。而且越是短暂的表情,越是下意识的表情,同时也就越容易表露真实的心声。当然,出于种种原因,我们会从主观意识上故意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在表情和动作上加以掩饰。但我们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一些小动作和表情,却是难以掩饰的,而这些小的表情和动作,正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其专业名称为微表情和微动作。

当我们能够对此进行充分了解后,就能够掌握一定程度的心理学知识,从而尽快、尽早、尽可能地了解对方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窥破对方的内心世界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我们绝不能在成功完成这一做法后,就觉得万事大吉了。而是要做到秘而不宣,并力求和对方达成心理上的默契,绝不能用对方的隐私来进行要挟,更不能将对方的隐私公之于众。我们之所以要窥破对方的内心世界,就是为了能够让自己更好地趋利避害,任何有违这一前提的事情,都坚决不能做。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具体的参考建议:

(1)吃惊的表情往往会在一秒钟之内结束,如果对方把吃惊的表情长久挂在脸上,那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在撒谎或者夸大,其语言表述是不值得我们相信的。

(2)撒谎的人并非全都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目光闪烁不定,不敢直视我们的眼睛。相反,一部分经验老到的撒谎者,反而会加强与我们的眼神交流,以判断他们的谎言是否被相信。

(3)遮掩的动作不仅仅代表撒谎,同时也可能代表害羞,比如手放在眉骨旁边,就是典型的害羞微动作。在具体的会议当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以及叙述者所报告的内容来具体判断。

(4)十指交叉时,如果左手的大拇指在上,说明对方是理性思维;如果是右手大拇指在上,说明对方是感性思维。

(5)眼睛朝左下方看时,说明对方在回忆某事;眼睛朝右上方看时,说明对方在联想某事,如果对方看着右上方说:“我记得事情就是这样的。”说明对方撒谎的概率比较大。

(6)如果对方的话有重新叙述的情况,我们就要认真听取一些细节了,比如数字排列和情节顺序,撒谎者往往会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

(7)当对方笑的时候,如果眼角没有皱纹,并且两边表情不对称,很可能是装出来的表情。

(8)边说边笑的人通常都很放松,这类人的性格通常比较随和,他们懂得珍惜身边的美好,并且将这种美好传递给每一个人。(www.daowen.com)

(9)没事喜欢把指关节掰得咯咯响,说明对方的精力比较旺盛,同时也比较喜欢“钻牛角尖”。因此,凡是他们认定的事情,都会以极大的热情去做,同时不容易受到旁人的干扰。

(10)腿脚经常抖动的人通常比较自私,他们的想法和做法都会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和利益。不过这类人通常又比较喜欢动脑,对于很多事情都能提出创造性的建议,尤其是一些和他们利益相关的事情。

(11)喜欢拍打头部的人时常陷在懊悔和自责中,他们做起事来比较认真,但是追求完美的性格往往会让他们痴心于完美,一点小小的瑕疵都可能让他们愤怒不已。不过这类人心直口快,富有同情心,能够在关键时刻给予我们帮助。

(12)喜欢低头的人通常比较谨慎,他们做起事来勤劳肯干,并且一丝不苟,尤其喜欢把所有事情都置于自己的控制范围内。他们比较排斥轻浮和激烈的事情,如果不能改变就会选择逃避,如果不能逃避则必定会更加消极地对待。

(13)总是摇头晃脑的人都比较有自信,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以得到每个人的赞赏和表扬。在工作方面,这类人通常能够一往直前,以泰山压顶之势完成每一项任务。缺点是容易陷入唯我独尊的误区,难以接受别人的建议,甚至打压和排除异己。

(14)抿嘴动作是迟疑心理的表现,说明对方正在考虑,长时间抿嘴则表明对方认为事情处在两可的状态,不管如何选择都有好处,同时也都存在一定弊端。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的意愿倾向于某一方面,就要陈述积极的一面,而避免涉及消极的一面。

(15)注意力不在眼前,说明对方心神不宁,甚至感到害怕,比如把玩物品、左顾右盼等。如果我们想要实现预期的沟通目标,就要暂停正在讨论的话题,首先将对方的注意力拉回来。

当然,我们学习微动作和微表情心理学,除了用于窥破对方的内心世界外,还应该注意己身的掩饰。道理很简单,我们在会场上遇到各种情况时,也会不自觉地做出一些反应,而如果对方是一个心理学高手,很可能立即就能捕捉到,从而判断出我们的内心想法。这样,对方不仅可以得出他们的判断依据,还可能向我们释放错误信号,使我们的判断建立在错误的依据上。而我们尤其需要谨记的一点是,对方是否撒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为什么要撒谎。如果我们能够弄清这一点,在会场上的表现也一定不会太差。

最后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微表情和微动作都成千上万,因而我们不可能全部看在眼里,并且一一分析出结论。之所以要尽可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对方,就是要找出最能体现对方心理反应的微表情和微动作,然后以此作为自己的判断依据。比如对方在紧张时可能会下意识地十指交叉,那么当我们在看到对方的这一动作时,就应该意识到他的内心世界可能正处于紧张状态。如果我们继续向对方施压,很可能会面临强烈的反弹,于是我们就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要么减轻施加的压力,要么做好应对反弹的准备,避免被意外的情况突然打个措手不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