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调动客户胃口的技巧,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调动客户胃口的技巧,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更新时间:2025-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谈判的关键时候,不要急于答应对方的要求,尽管这要求已经是自己满意的结果,适当地调一调对方的胃口,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该公司准备订购白酒10吨,但贵州的酒厂如林,名酒如云,各家竞争相当激烈。其实,售货员之所以对顾客的讨价寸步不让,是因为他看出了顾客对于挂钟的喜爱,这无意就加大了他谈判的砝码,他的坚持更加调动了顾客的胃口,认定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所以即使再贵也要买下这座挂钟。

谈判过程就是谈判双方心里博弈的过程,谁洞悉了对方的心理弱点谁就获得了主动,就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在谈判的关键时候,不要急于答应对方的要求,尽管这要求已经是自己满意的结果,适当地调一调对方的胃口,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有的时候,谈判过程中,主动与被动关系在谈判中是取胜的关键,如果你处在劣势的地位,那么对方就会有一种盛气凌人的架式,那么在谈判过程中你就要不断地让步。相反,如果你处在优势,那么你就有了谈判的“筹码”。

有一年在贵阳举办的中国国际名酒节上,外省的一家经贸公司与贵州一家酒厂谈判,酒厂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个方法。该公司准备订购白酒10吨,但贵州的酒厂如林,名酒如云,各家竞争相当激烈。究竟订哪家的,实在难以决定。

他们在与这家酒厂的洽谈过程中,对这么一宗大生意,厂家掩藏起内心的兴奋,平静而又抱歉地说:“对不起,我们今年的货早已订完了,现在已开始订明年的了。如果你们需要,我们设法给你们安排明年早一些的。”

听了这一席话,公司当然大出意外:“是吗?前天你们还在大拉客户呢!”厂家随即摆出一副赤诚的样子:“商场如战场嘛,你们是聪明人,会不懂?这是我们的一种策略。众所周知,我们的酒是根本用不着‘拉’的,更何况过了一天,情况还不会变?这不,今天一清早,广东一家公司才将今年的最后一批10吨全部订完。你们可以去问问他们嘛!”

此一说果真有效,公司有些急了:“是的,听说你们的酒好,我们才慕名而来。我们来一趟也不容易;能不能通融一下。先挪给我们一些?”厂家故作难状。

公司更加着急,好话说了一大堆。厂家这才以关怀、同情的口吻道:既然你们要与我们长期合作,考虑到我们的长远利益,我们可以给其他客户做做工作,每家匀出一点,给你们凑足10吨。”公司大喜,厂家更大喜了。

作为买家在谈判过程中明显占有优势和主动的地位,如果这时卖家再表现出卑微、迎合的心态,那么对方就会抓住你的小辫子,谈判就会在这种不平衡的状态中进行,其结果也会是买家欢喜,卖家忧愁。如果适当的调一调对方的胃口,给他们的心理增添一些压力,那么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就会被打破,同时,卖家的利益也会得到最大的满足。在这样的状态下谈判双方才能达到双赢。

其实,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谁先在心理占有优势谁就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https://www.daowen.com)

有人说自己在买东西的时候从来不会表现出十分喜爱的样子,即使对于这样商品如何满意,她都会挑出一些毛病,这样老板就会给出一定满意的价格。如果你表现得十分喜欢,那么老板就会抬起架子不放松,这其实就是一种心理博弈。

一对夫妇在翻看杂志时,在插页广告中,看到一座古式挂钟被用来作背景,衬托出非常优美的气氛。

太太说道:“你瞧这钟多美!若是挂在家里的走廊上或是大厅中,那就再好不过了。”

先生回应道:“是呀,我也正想买个类似的钟挂在家中,只是不知道要多少钱,广告中并没有提到钟的价钱。”

经过三个月的寻觅,终于在一项古董展示会场的参展商品中,找到了这座挂钟。太太兴奋地说:“就是它,就是这个!”

“对呀!就是这个。”先生答道,“但是我们说好了,不超过五百元。”夫妻两个兴奋地谈论着这座挂钟,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时售货员前来客气地说:“两位对这座挂钟是否满意?”其实,他已经从夫妻两人的表现看出端倪,心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夫妻两个人十分高兴地询问价钱,这时售货员就表现出一种十分自信而不可抗拒的姿态,说:“这可是我们店里最好的挂钟了,而且就剩一座了,你真是好眼光,它的价格是500元。”

这位先生十分着急问道:“我也不多说,这个钟我准备出个价钱,我也不需讨价还价,听着,250元,卖不卖?”售货员摇摇头,表示不同意,这位先生一再的讨价还价,售货员都没有做任何的让步,最后他们不得不花500元买下这座挂钟。

其实,售货员之所以对顾客的讨价寸步不让,是因为他看出了顾客对于挂钟的喜爱,这无意就加大了他谈判的砝码,他的坚持更加调动了顾客的胃口,认定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所以即使再贵也要买下这座挂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