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都是素质教育在学校中开展的常规途径。这是素质教育实践的重要行动指南,也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

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学校教育相较于家庭教育、自我教育,更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科学性等优势,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培养人的主渠道作用。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国家政策、法律的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相关政策、法律的引领和保驾护航。我国有关教育的政策、法律法规日趋完备,法律横向体系和纵向体系已经构建。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领域不断出现新的问题,需要立法完善,树立依法治教的观念,并做到有法可依,这是教育事业行走的底线。

2.推进新课程改革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践行

新课程改革使教学从“教师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结论与过程并重”。这些转变是教育观念的革新,无异于一场革命,推动素质教育通过新课程改革这一抓手得以实现,最终是为了培养具有现代视野、时代精神、先进技术的各行各业的建设者。

3.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除了学科课程之外,还包括学校教育活动中的管理活动,校外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等。这些都是素质教育在学校中开展的常规途径。

学校管理是学校对本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后勤等各项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区别于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进行的教育行政管理,学校通过对自身的管理,把各项工作及其组成要素结合起来,发挥整体功能,以实现其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彰显学校育人特色。(www.daowen.com)

班主任工作对实施素质教育有最直接的影响,因为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协调者,可以说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人物。2009年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规定》第二条规定:“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由此可见,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1.发挥教师的作用

素质教育的成败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水平,教师先进的教育观念、较高的专业水平是教育事业蓝图落实的最终保证。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深入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提高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发挥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师资水平是教育事业真正的瓶颈。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素质教育实践的重要行动指南,也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教育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就不可能真正学好,更重要的是,在未来学习型社会,这一品质不可或缺,否则会让人丧失竞争力。

3.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可见,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与传统学科课程功能互补的课程类型,有利于德智体美劳各育相互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