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形势与挑战催生使命:建设科技强国!

形势与挑战催生使命:建设科技强国!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中,我国仍然面临着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遭受着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强势打压,与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发展至今,“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15],从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迫,正可谓形势逼人,时不我待。

形势与挑战催生使命:建设科技强国!

我国已经明确制定了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步骤,即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目前,我国正处于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科技发展形势喜忧参半。令人高兴的是,“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乘势而上,大展宏图”;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在世界科技大国的方阵中,美国依然全面领先,德国英国等处于第二方阵,我国仍排在10位之后。”[14]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离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道阻且长。从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在以制造芯片光刻机、高端芯片、操作系统数控制造、核心算法燃料电池关键材料、航空发动机短舱等为代表的战略性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中,我国尚存明显短板。在这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中,我国仍然面临着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遭受着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强势打压,与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中美贸易战、中兴和华为事件等都表明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存在显而易见的“卡脖子”问题。我国发展至今,“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15],从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紧迫,正可谓形势逼人,时不我待。

我们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差距,制约着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和长远发展;科技创新的整体效率不高,其有效供给能力特别是中高端供给能力不足,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创新人才队伍大而不够强,人才发展机制仍需健全和完善;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创新治理体系仍需完善;学术生态仍需净化,创新文化尚需厚植;科技创新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16]

道虽阻长,行则将至。如今,“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17]力争在更多领域从“跟跑”转向“并跑”,甚至“领跑”,全面实现从“三跑并存,跟跑为主”到“三跑并存,并跑领跑为主”的重大转变。(www.daowen.com)

从科技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至少还需要过五关,即教育关、思维关、竞争关、信任关和管理关。“第一关是重学习过去、轻创造未来的教育关;第二关是重技术追赶、轻文化精神的思维关;第三关是竞争过度、压力巨大的竞争关;第四关是缺乏信任、‘捆手绑脚’的信任关;第五关是‘一人生病,全体吃药’的管理关。”[18]总而言之,我们必须淡泊科学研究的功利之心,破除科技管理的短视之障,改变科教过程的浮躁之势,回归科研与教育的本质初心,杜绝好大喜功和虚浮之风,倡导卓绝求实的科学精神,变革简单粗暴的管理模式,重建各方的信任关系,清除禁锢科技创新的藩篱,提高我国劳动者追求卓越品质的意识和专业精神。这应该是我们建成科技强国的前提和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