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汉字的语音和语义之美

汉字的语音和语义之美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字的语音归属于汉语的语音系统,汉字的发音变幻莫测、极富音乐性。就汉字的语义而言,汉字具有诗意之美。

汉字的语音和语义之美

一、汉语概述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人们通过语言传递并交流信息,同时利用语言形成和表达各自的思想,借以反映事物的形式和特征,因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汉语作为世界上众多语言中的一员,它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对于我们现在常用的汉语,有两种理解:广义理解为普通话和各地方言;狭义解读为普通话。所谓普通话也就是中华民族使用的全民共同语,而这种共同语言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雅言”。“雅言”的称谓来源于周代,是指周代以来通行于中原地区的一种汉语共同语。这种以周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化,通过“雅言”所承载的文献传播到了各个诸侯国。但随着“雅言”的分化,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雅言”的语音和语义发生了变化,以至于无法沟通。直至秦朝,重新确立了共同语言“通语”,解决了战国以来“言语异声”的现象。宋元时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汉民族共同语逐渐形成。明清时期,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官话”就是当时的民族共同语的口语,辛亥革命后称作“国语”或“普通话”。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确立了普通话的规范标准,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从此,普通话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推广,并成为各民族之间及各方言区之间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

广义汉语的另一层含义——地方方言,实质上是普通话的地域变体,这种属于地方之音的地域变体有其专门的称呼,最早可以追溯到扬雄的《方言》。方言的形成与人口的迁移分散、不同地域土语的接触和交流密切相关。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汉语方言大体上分为三大板块、七大方言区:黄河流域的北方方言;长江流域的吴方言、湘方言和赣方言;珠江流域和东南沿海的粤方言、闽方言以及客家方言。若我们把汉语变体的原因从地域因素转移到社会因素上来,汉语就形成了性别变体、年龄变体、行业变体、阶层变体和社区变体等各种社会方言。若我们把汉语变体的原因由社会因素转移到语言功能和特点上来,就有了口语和书面语之分。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进行交际和思考的工具,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极强的生命力。在语言发展的长河里,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像汉语一样古老的语言已消失殆尽,如古埃及语、古希腊语古罗马语、古拉丁语等,而汉语能够在语言的长河里细水长流,可见其生命力的顽强,而这一特质也奠定了汉语在世界上无可替代的语言地位。如汉语作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语言,并且世界各地兴起了学习汉语的狂潮。此外,自秦汉以来,汉语对周边国家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的语言产生了重大影响。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汉语在世界语言上的地位都无可替代。

二、汉字概述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类曾用“结绳记事”“契刻符号”“描绘物形”的办法来记事和传递信息。世界五大文明发源地繁衍了五种文字:埃及的圣书、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美洲的玛雅文字、印度的梵文以及中国的汉字。在五大文明的文字中,前四种文字或随着文明的消逝而消失,抑或随着文明的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从而进入历史博物馆,最终成为少数学者研究的象牙塔里的对象,只有汉字显示出了其日益强健的生命力。

埃及圣书

楔形文字

玛雅文字

梵 文

汉字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在传承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其本身具有的特点密不可分。

就汉字的构造来说,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质。在许慎的《说文解字叙》中,我们知晓了汉字的四种造字法和两种用字法,合称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因为多种造字方法的组合,使得汉字先天具备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结绳记事(www.daowen.com)

图画记事

就汉字的形体来看,简单的横、竖、撇、捺、点、提、钩,斜、弯、折,组合成了千姿百态的汉字形体。从龟甲刻符、钟鼎斑驳、竹简绢帛到断缣寸纸,承载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汉字字体。作为最早的汉字字体——殷商甲骨文,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线条、细瘦字形,最终演化成了今天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它的字体形态显示着神秘之美;钟鼎金文以及篆文以其均匀、整齐的笔锋展示着字体古朴之美;隶书则以其方折、庄重的笔画揭示了字形的端庄之美;楷书则以其横平竖直的笔画反映了字形的隽秀之美;行书则以其绘画式的线条凸显着字体玉树临风之飘逸美;草书则以其变化多端的连绵形体阐释了笔走龙蛇的旷世奇美。汉字造型的独特发展,揭示了那些平日里看起来古朴笨拙的“方块字”,若注入书写灵气,笔锋或蹲或驻,或跳跃或徐行,则汉字顿时会变得摇曳生姿、气象万千。

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文字),是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成熟汉字

金 文

篆 书

东汉《曹全碑》(隶书)

柳公权《玄秘塔碑》(楷书)

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宋·米芾珊瑚复官二帖》(草书)

就汉字的语音而论,其声韵调的配合极富有音韵之美。汉字的语音归属于汉语的语音系统,汉字的发音变幻莫测、极富音乐性。四种声调再加轻声、变调,还得讲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使得汉字声调错落有致、音韵和美。而汉语作为这种读起来声调和谐、节奏响亮、朗朗上口、韵致天然的语言,既打动了我们的内心,又陶冶了我们的性情。

就汉字的语义而言,汉字具有诗意之美。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如“梦”字,拆开为“林”“夕”。林间夕照,那是夕阳投在林梢的深情一瞥,是极美丽又极容易触动人心灵的画面。而汉字的组合则构成了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图画,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中,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宇宙万物的奥妙和玄机。一个个汉字,把散碎的生活拼接成一个整体,连缀成一个个故事。这个故事有从前,有现在,有将来。

时代在变化,汉字汉语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但任凭其形式如何变换,语音如何转移,语义如何迥异,萦绕在我们心头的汉语汉字,永远是我们内心最亲切、最温馨的归属和港湾。它更像是和我们华夏民族体内流动的血液一样,源源不断地滋养着我们生活和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