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最优化路径研究:《东陆学林》

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最优化路径研究:《东陆学林》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中国知网上近十几年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文献查找与分析,发现以市场、需求、技能、创新为视角的研究占绝大部分,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实践研究较少。所以,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迫切需要实验性的研究成果,来赋予成人高等教育以新的时代任务。在还未奠定坚实的基础前,成人教育的发展就已走向衰微的境地。

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最优化路径研究:《东陆学林》

汪 栅[1]

摘 要:近几年,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遇到了瓶劲,急于寻求转型发展,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研究也进入了“丛林时期”。通过对中国知网上近十几年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文献查找与分析,发现以市场、需求、技能、创新为视角的研究占绝大部分,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实践研究较少。所以,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迫切需要实验性的研究成果,来赋予成人高等教育以新的时代任务。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 转型 路径 文献综述(www.daowen.com)

保罗·朗格朗在1970年出版《终身教育引论》后,“终身教育”这一概念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并广为人们所接受。在此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发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确立了终身教育的地位,其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作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之课题提上议事日程。[2]成人教育既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系统元件,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必经的教育过程,“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很重要,却没能确立自己应有的地位”[3]。在还未奠定坚实的基础前,成人教育的发展就已走向衰微的境地。从成人教育的历史角度来看,随着成人教育自身的发展,这种教育模式越来越有着传统教育不可替代的优势,成人可以从过去传统教育的约束中解放出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4],来促进自身获得教育总和的过程趋于成熟。虽然成人教育的方式非常多,但因为成人吸收知识的过程更多源自于无意识的吸纳,所以其符号特征在社会生活中并不明显,而在现代社会应用范围最广、最广为人知的功能就是补充学历教育。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种补偿性学历教育的作用也开始失去了优势,尤其是在我国东部沿海城市,成人高等教育市场已经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基本呈萎缩状态。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整个国民素质提高的同时,也加快了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但对于本身依托正规高等教育办学的成人高等教育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和挑战。追溯历史,体制性的成人高等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出了许多建设性人才。2007年4月,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部属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管理的通知》中指出:“把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统筹管理,协调发展。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定位、特色和学科优势,科学合理地确定办学类型、层次和专业,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开展业余形式的高中后和大学后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大力开展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5]虽然在这份文件中,教育部将成人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并列,但是随着成人教育历史使命的完成,继续教育却逐渐取代了“成人教育”这一术语。纵观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其无法忽视的价值是使“成人掌握了作为成人的主动权”[6],这是成人高等教育带来的教育变革,而现在它需要去面对时代赋予的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虽然“成人教育”一词被继续教育取代,许多学者也在质疑成人教育是否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性,但是无论以哪种术语作为这一教育形式的语境表达,它都是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力量,是人、社会、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教育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成人高等教育如何谋求生存与发展,焕发新的活力,研究者们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通过运用Note Express文献分析软件,以“成人高等教育”和“转型”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篇名及主题检索,最终获得文献299条,通过题录分类统计得到其中会议论文2篇,学位论文32篇,期刊文章265篇。本文将以被引次数作为筛选文献的标准,重点分析被引次数较多的文献,总结近年来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研究结果,期望通过重新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挖掘成人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新使命,找出一条最优化的转型路径,赋予成人高等教育新的时代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