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巴蜀江湖菜与河舒豆腐的关系

巴蜀江湖菜与河舒豆腐的关系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调查河舒豆腐之前,我们首先在网络、文献等多方面搜集整理有关河舒豆腐的资料。河舒豆腐成为我县第一个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第一种说法称河舒豆腐是由汉代司马相如从宫廷带回豆腐制作技法,并且经过一位从河舒嫁到河塘的女子,将豆腐做法带回河舒,产生河舒豆腐的雏形。河舒豆腐见于史料的最早记载便始于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河塘豆腐面世后,深受食客喜爱。有一名从河舒嫁到河塘的女子,将豆腐制作技法带入家乡。

巴蜀江湖菜与河舒豆腐的关系

在调查河舒豆腐之前,我们首先在网络、文献等多方面搜集整理有关河舒豆腐的资料。

《蓬安县志》(1986—2006)中旅游部分记载:

河舒豆腐采用上等优质大豆,用河舒镇独特水质手工推磨成浆,用天然石膏粉点制而成,河舒豆腐有“泉水泡(黄豆)、石磨推、双帕过、石膏点”四大制作特点。其白嫩松软品种多样,味道鲜美,入锅煮不烂,火炕绵软不硬,烹汤清香四溢。[1]

蓬安县门户官网上提到在2014年河舒豆腐成为蓬安县第一个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正式批准对河舒豆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其保护范围为:蓬安县河舒、相如、锦屏共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河舒豆腐成为我县第一个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2]

将有关河舒豆腐创始人的资料汇总整理后,发现主要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称河舒豆腐是由汉代司马相如从宫廷带回豆腐制作技法,并且经过一位从河舒嫁到河塘的女子,将豆腐做法带回河舒,产生河舒豆腐的雏形。

河舒豆腐见于史料的最早记载便始于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史料记载,司马相如在蓬州为官时,与夫人卓文君同游燕山,曾有农夫奉上豆腐伴酒,以弄琴吟诗。此前,正是司马相如为汉武帝陪侍宫宴时,品到豆腐,为其美味所倾倒,于是将其制作技法熟记于胸,带回家乡,在如今蓬安县金斗和利溪之间的“河塘”一带,传授给厨师仿制。

河塘豆腐面世后,深受食客喜爱。有一名从河舒嫁到河塘的女子,将豆腐制作技法带入家乡。当时,他们用井水制作豆腐,豆腐细若凝脂,洁白如玉,清鲜柔嫩,托于手任其晃动而不散塌,掷于汤中熬煮而不散烂。这种神奇无比的美食即是河舒豆腐最初的雏形。[3]

这一说法并无相关历史文献可考,不过是牵强附会之说。(www.daowen.com)

第二种说法称河舒豆腐是清朝顺治年间一位叫“郑驼背”的老人精细创制,不断沉淀,用石膏点出高质量的豆腐。

河舒豆腐在清顺治年间就有了相当的名气。相传是由一个姓郑的先民所制作,其人稍稍有些背驼,人称“郑驼背”,人是十分踏实勤快。他每天磨豆腐是用一盘小磨,每次只添加三两粒黄豆进磨眼,一盘青石磨总是慢悠悠地转啊转,每天吃完晚饭就上磨了,而一磨浆汁下来,天也开亮了,于是又开始烧浆过滤……用于点豆腐的石膏研磨得更加仔细。街坊邻居平日里总见他端着个瓦钵儿不停地捣着,坐着也捣,走着也捣,街头巷尾和人拉闲话的时候也捣,看人下棋更是一刻也不停地捣着,一直捣得石膏细腻如脂,汁浓晶亮。[4]

第三种说法讲河舒豆腐是由清朝咸丰年间县民郑景友发明:

远近驰名的河舒豆腐,系清朝咸丰年间县民郑景友,利用小罗山的优质矿泉水,精细制创而成,具有细嫩绵实、清香可口、营养丰富、伏天抗腐等特点,实是宴客佳品。[5]

另《别具特色的河舒豆腐》一文中也提及郑景友此人,称他为“郑豆腐”,说河舒豆腐推得最好的是十五村郑恒德的祖父郑景友。当时河舒豆腐由于质量好,附近乡镇都到这里买豆腐,因此河舒豆腐成了这里远近闻名的土特产

他十五六岁时在河舒镇老街谢长兴铺子里当学徒,学到一手好手艺,后来成家,靠推豆腐为业,摸索出一套推豆腐的经验,他的豆腐质量特别好,买主也特别多,人们习惯地叫他“郑豆腐”。[6]

同时此文中还提到改革开放后,河舒豆腐有了很大的发展,突破以往的单纯推豆腐,品种也有所增加,出现了火烤豆干、卤豆干等。当时最有名的是张二娃食店:

能将豆腐做三十多种花样,附近几个县的行车司机和外出开会的过往人员,几乎都要到他的店里吃河舒豆腐。[7]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了解到关于河舒豆腐创始人的三种说法中,后两种说法较为可靠。而“郑驼背”和“郑景友”是否同一人?或是两者有什么关系?河舒豆腐到底起源于何时?目前开店情况调查如何?都需要我们开展实地调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