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阎敬铭与丁戊奇荒的防灾救荒机制

阎敬铭与丁戊奇荒的防灾救荒机制

时间:2023-08-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旺旺摘 要:以晚清名臣阎敬铭在“丁戊奇荒”中的赈灾活动及其与传统防灾救荒体系机制的互动为视角,钩沉、梳理了阎敬铭在山陕地区赈灾济民的种种努力与口碑,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防灾救荒体系的作用、局限,分析说明了官绅联动、乡里互助、粮食仓储、粮田面积稳定、交通畅达、政府统筹担当和加强吏治建设对于防灾救荒的重要性。

阎敬铭与丁戊奇荒的防灾救荒机制

党旺旺

渭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渭南714099)

摘 要:以晚清名臣阎敬铭在“丁戊奇荒”中的赈灾活动及其与传统防灾救荒体系机制的互动为视角,钩沉、梳理了阎敬铭在山陕地区赈灾济民的种种努力与口碑,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防灾救荒体系的作用、局限,分析说明了官绅联动、乡里互助、粮食仓储、粮田面积稳定、交通畅达、政府统筹担当和加强吏治建设对于防灾救荒的重要性。

关键词:阎敬铭;丁戊奇荒;山陕;赈灾;防灾救荒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救时宰相”阎敬铭与晚清乡村社会建设研究(13JK0051)(www.daowen.com)

作者简介:党旺旺(1963—),陕西富平人。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秦东历史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即清朝光绪初年的1876年至1879年,我国北方发生了二百年不遇的旱荒,涉及地域之广、持续时间之久、灾情之惨重,为历史所罕见。其中光绪三年(1877)、光绪四年(1878),也就是农历丁丑、戊寅两年,旱荒最为严重,故称“丁戊奇荒”。整个灾区包括了山西、河南、陕西、山东、直隶、苏北、川北、皖北和甘肃东部地区,山西、河南、陕西3省灾患最重。灾荒期间因饥饿、疾疫死亡人数达千万以上[1]410,两千多万人流徙他乡,很多地方人口减损过半。清政府、灾区绅民和传统农业社会的荒政措施都经受了一次漫长而严酷的考验。

本文以陕西朝邑县人、晚清名臣阎敬铭当时在晋、陕两地的救灾活动及其与传统社会防灾救荒机制的互动为视角进行梳理、探讨,以期对我国的防灾救荒及乡村社会建设提供历史资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