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借用场面话巧妙迂回-中国式场面话大全

借用场面话巧妙迂回-中国式场面话大全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面对这样怎么回答都不对的问题,会说话的人通常会想办法巧妙地避开。项羽称王后,想谋杀刘邦。刘邦上殿后,项羽一拍案桌,高声问道:“刘邦,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愿不愿意去?”项羽一听,无可奈何,只好说:“刘邦,你要听我的,南郑你就不要去了。”刘邦用言语避开了项羽问话的前提,故意说对项羽忠心耿耿、“唯命是听”,从而使项羽找不到借口杀自己,为自己日后卷土重来保留了机会。

借用场面话巧妙迂回-中国式场面话大全

一些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经常会带有明显的挑衅色彩,这些问题不论回答“是”或“否”都可能给人带来麻烦。面对这样的问题,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一定要想好了再说。面对这样怎么回答都不对的问题,会说话的人通常会想办法巧妙地避开。

项羽称王后,想谋杀刘邦。范增出主意说:“等刘邦上朝,大王就问他:‘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愿不愿意去?’如果他说愿意,你就说他意图养精蓄锐,有谋反之心,可以绑出去杀掉;如果他说不愿意去,你则以其违抗王命杀掉他。”刘邦上殿后,项羽一拍案桌,高声问道:“刘邦,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愿不愿意去?”

刘邦答道:“臣食君禄,命悬于君。臣如陛下坐骑,鞭之则行,收辔则止。臣唯命是听。”项羽一听,无可奈何,只好说:“刘邦,你要听我的,南郑你就不要去了。”刘邦说:“臣遵旨。”

刘邦用言语避开了项羽问话的前提,故意说对项羽忠心耿耿、“唯命是听”,从而使项羽找不到借口杀自己,为自己日后卷土重来保留了机会。

指出别人某些缺点的时候容易得罪人,但是不说会被人认为是有意奉承,溜须拍马,所以最好不直接地说出来,而要避开问题的关键改换一种方式来表达。

古时候有一个县官很喜欢附庸风雅,尽管不善丹青,但兴致很高。他画的虎不像虎,反而像只猫。并且,他每画完一幅作品都要在厅堂内展出示众,让众人评说。大家只能说好话,不能说不好听的话,否则,就要遭受惩罚,轻则挨打,重则流放他乡。

有一天,县官又画了一幅《猛虎下山图》,悬挂在厅堂,召集全体衙役来欣赏:“各位瞧瞧,本官画的虎如何?”

众人低头不语。县官见无人附和,就点了一个新来的衙役说:“你来说说看。”那衙役战战兢兢地说:“老爷,我有点怕。”

县官:“怕,怕什么?别怕,有老爷我在,怕什么?

衙役:“老爷,你也怕。”

县官:“什么?老爷我也怕。那是什么,快说!”

衙役:“怕皇上。老爷,你是臣子,当然怕皇上呀!”

县官:“对,老爷怕皇上,可皇上什么也不怕呀!”(www.daowen.com)

衙役:“不,皇上怕天!”

县官:“皇上是老天爷的儿子,怕天,有道理。好!老天爷又怕什么?”

衙役:“怕云。云会遮天。”

县官:“云又怕什么?”

衙役:“怕风。”

县官:“风又怕什么?”

衙役:“风又怕墙。”

县官:“墙怕什么?”

衙役:“墙怕老鼠。老鼠会打洞。”

县官:“那么老鼠又怕什么呢?”

衙役指了指墙上的画:“老鼠最怕它!”

那个新来的衙役没有直接说县太爷画的老虎像只猫,而是从容周旋,借题发挥,绕了一个大弯子达到了拒绝的目的。这样说话既真实可信又不会让人反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