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前教育机会均等运动的兴起

学前教育机会均等运动的兴起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机会均等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这一事件促使美国开始对教育进行反思,开始了从1957年到1965年的10年教育改革运动,力图改变教育止步的状态。(二)“开端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开端计划是幼儿教育机会均等运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虽说大众对开端计划的效果褒贬不一,但总的来讲,这一计划的实施无疑大大促进了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前教育机会均等运动的兴起

(一)机会均等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这一事件促使美国开始对教育进行反思,开始了从1957年到1965年的10年教育改革运动,力图改变教育止步的状态。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贫富差距日益加大,种族歧视现象也日益恶化,黑人子女被排除在教育系统之外。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公众对此现象极为不满,要求改变,而且在教改后期,在布卢姆关于良好环境促进智力发展学说的影响下,教育政策委员会提出了给所有儿童以均等教育机会的主张。1963年和1964年,美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福利措施和计划来使贫困家庭儿童能够享受到与富裕家庭儿童同等的教育环境和同等的教育机会。1966年,全国教育协会和美国学校行政协会的联合组织教育政策委员会提出了对“所有5岁儿童和贫困而且没有文化教育条件的所有4岁儿童”扩大公共教育的提案,呼吁让幼儿享受均衡的教育机会。

(二)“开端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开端计划是幼儿教育机会均等运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965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提出开展开端计划,旨在对处境不利的儿童进行补偿教育,以缩小处境不利儿童在入学后与其他儿童之间的差距。

1.实施措施

联邦政府拨款将贫困而缺乏教育条件家庭的4~5岁的幼儿免费收容到公立小学或者是特设的学前班,进行为期数月到一年的保育,内容包括体检、治病、自由游戏、集体活动、户外锻炼、校外活动和文化活动等,来消除他们与其他儿童入学前形成的差异,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一般情况下,对5岁幼儿进行为期8周的培训,对4岁幼儿进行一年的长期教育课程。(www.daowen.com)

2.发展状况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1968年,美国有关部门制订了“追随到底计划”,它被认为是开端计划的延伸计划。其对象是在开端计划中受益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目的是帮助这些儿童在入小学之后还能得到长足的发展。1978年,开端计划面向所有儿童开放。

3.评价反思

自1965年实行以来,开端计划在美国早期儿童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它的评价褒贬不一。一方面,贫穷儿童的早期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在政府的资助下,社会科学研究者和心理学家在早期教育领域中进行了研究,以使人们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有研究表明,参加过开端计划的儿童在之后会获得更高的学历,减少以后犯罪的概率。但是,另一方面,也有人批评儿童早期获得的优势在入小学后就会消失殆尽,而且所受的早期教育被认为是揠苗助长的行为。虽说大众对开端计划的效果褒贬不一,但总的来讲,这一计划的实施无疑大大促进了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