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储蓄投资转化及经济结构转型的未来展望

中国储蓄投资转化及经济结构转型的未来展望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结合中国近年来经济运行结构特征,以储蓄投资转化为切入点,研究了储蓄投资转化水平、方式及效率与中国经济结构的内在联系。试图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一定的理论见解与政策建议。因此,本书只是从某个视角比较粗略地分析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内在关系,还有大量更为细化或深入的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展开。

中国储蓄投资转化及经济结构转型的未来展望

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在经济学理论的演进过程中,无论在宏观领域还是在微观领域,经济学者对储蓄、投资都给予了高度关注。本书结合中国近年来经济运行结构特征,以储蓄投资转化为切入点,研究了储蓄投资转化水平、方式及效率与中国经济结构的内在联系。试图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一定的理论见解与政策建议。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本人深深感觉到,处于快速发展中的中国经济,其结构问题非常复杂,各种问题相互交织,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结构之间的相关联系也会发生变化,研究难度非常之大。因此,本书只是从某个视角比较粗略地分析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形成机制及内在关系,还有大量更为细化或深入的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展开。

第一,关于储蓄投资转化率的测度及其结构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日益紧密,一国储蓄流向国外和国外储蓄流向国内的方式也趋于多样化,既包括商品流动,也包括资本与生产要素的流动,这为准确测度一国储蓄投资转化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科学地判断一国真实的储蓄投资转化率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通过总体储蓄投资转化率的高低并不能判断一国经济的增长质量与潜力,如何运用更为精确的数据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储蓄投资转化率进行结构分解,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令人信服的研究结论及具有操作性政策建议,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www.daowen.com)

第二,关于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本书虽然分析了储蓄投资转化规模与方式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也对资本产出比上升的结构及效率成因进行了探讨,但是,并没有进一步构建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理论模型,从而货币经济与实体之间的联系机制在本书没有得到充分明显的体现。另外,本书虽然运用了结构分析的思路与方法,但结构的划分并不细致,例如,储蓄与投资中的各种结构、货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等,都未在本书做出进一步的划分。显然,对结构的进一步划分不仅有助于准确认识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也有助于制定有效措施,实现总量比例合理、结构有效匹配的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最终达到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目标。因此,在结构细化的基础上,如何将储蓄投资转化规模、方式、效率结合在一起,深入探讨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