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此爱上作文:黄厚江教师教你自我共生写作

从此爱上作文:黄厚江教师教你自我共生写作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自我共生,就是借助自己的习作——成功的不成功的,完整的不完整的——写出新的习作。我执教的“自我提升和再度作文”这节课,就是一节比较典型的自我共生的写作教学。它和自我共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紧密联系的。所谓自我共生的作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要形成再度作文的基本理念,掌握再度写作的基本方法。其实,这种“拼拼凑凑”,就是一种自我共生的写作。第三个活动,也是重点活动,就是尝试“再度写作”。

从此爱上作文:黄厚江教师教你自我共生写作

从写作的角度讲,这是最有用的也是最主要的共生写作课型。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主要还是一种个人化的行为。一个人要写好文章,就要善于把自己的各种素材、好的作文、不好的作文,进行不断的优化和使用。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没有这种意识。文章不管好不好,一写就扔掉了;素材不管好不好,写一次就扔掉了。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把写好的、没写好的文章和素材进行再生利用,好的可以写出更好的文章,可以写出不同的好文章,不好的可以把它写好。这对学生的写作是非常有用的。你看莫言的创作,写来写去,就是他们山东高密东北乡的故事。先写短篇,再写长篇,又改剧本,又拍电影,然后还写散文,一点材料都不浪费。我们很多老师让学生对付中考高考要准备很多材料,一个题目就要有一个材料,这个可能吗?题目是无限的,好的材料总是有限的。我们要强调强化学生把自己的素材用好,盘活,尤其是难得一遇的、非常个性化的材料,要充分利用。

所谓自我共生,就是借助自己的习作——成功的不成功的,完整的不完整的——写出新的习作。在这种发散式、连锁式、裂变式的写作活动和写作过程中感受写作,认识写作,提高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它和所谓升格作文不同的是,并不追求后一次写出来的习作一定要比前一次好,它的价值在于经历写作过程,丰富写作体验,锻炼写作思维,感悟写作规律,不在写作结果,而在写作的过程。

我执教的“自我提升和再度作文”这节课,就是一节比较典型的自我共生的写作教学。

所谓再度作文,是我基于共生教学从学生写作的角度归纳出的一种写作方法,基本的形式是同一个素材、同一个题目、同一个立意、同一个话题多次写作。它和自我共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紧密联系的。所谓自我共生的作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要形成再度作文的基本理念,掌握再度写作的基本方法。

这节课一开始,我通过检查学生课前学习准备的情况,针对学生普遍的问题,明确告诉同学们:有空,常看看自己过去的作文,是写好作文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很多学生文章写好之后从不再看,这对写作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影响。有些老师只要求学生看老师的评语,很少有老师要求学生常常看看自己的习作。现在要求学生写随笔的很多,写日记的很多。写就写了,一写就扔,从不再看,有什么意思呢?(www.daowen.com)

教学过程的第一个活动是学生自我展示和介绍自己的习作。我本来的想法是先展示习作,然后谈谈感受,说说写作过程,说说得意之处,说说写作困惑。可是没有同学愿意。本来这样的写作反思,也是自我共生的写作素养。一位同学主动介绍了自己的习作之后,我让她谈谈体会,她说是拼拼凑凑写出来的,但也不甘心这样贬义的表达。我充分肯定了这种把各种素材拼拼凑凑,或者说整合到一起的写作方法。其实,这种“拼拼凑凑”,就是一种自我共生的写作。很多好文章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第二个主要活动是让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再读自己认为成功的习作,找一个点进行修改。进行交流后,我和同学们强调,自己的练笔,自己的文章,别轻易扔了,要养成经常看自己的文章的好习惯。经常看看,就能发现不足,也能发现得意之处,更能产生新的写作冲动。这些对写作兴趣和写作意识的培养,对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的培养都很有意义。

第三个活动,也是重点活动,就是尝试“再度写作”。某种意义上,前面的活动都在为这个重点活动铺垫和做准备。可是由于同学们平时可能还没有这样的意识,有些同学做得还不够好,基本还是原来习作的修改,但也有同学做得很不错。如写《独自面对》的那位女同学,同样一个题目,她的主题调整了,文体也改变了,选材也更换了。上次是议论文,这次是写记叙文了。前面是发议论多,这次是写一次独自骑自行车的经历,有点象征隐喻的意味,将独自骑车的经历和人的生活旅程联系在一起,无疑对题目的理解,对材料的处理,都要比以前好。其实,即使这一次写得没有前一次好,在这样的再度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她也会收获很多很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