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编辑能力的培养方法及重要性

编辑能力的培养方法及重要性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认为,编辑力是知识、素质的外显,培养途径一是靠学习,二是多实践。他在《全媒体时代的出版“编辑力”探析》一文中对此作了具体论述,提出编辑力的培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明确编辑力生发的方向;二是寻求编辑力生发的突破口;三是提高编辑力运作的效能[33]。

编辑能力的培养方法及重要性

编辑能力不仅是衡量编辑人员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闻出版单位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因此,深入探讨编辑能力的内涵与外延,有效提高编辑人员的综合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和技术的广泛运用,对编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炯从数据新闻学的视角对编辑能力素质予以分析,认为捕捉、分析和展示数据的能力将成为编辑能力的主要内涵之一,现代编辑的能力不仅包括传统的文字写作、修改加工等,而且包括数据挖掘、数据统计和数据可视化呈现等多种创新能力[30]。李军领不仅定义了编辑力,确定了便于理解、便于界定、便于把握的原则,且从编辑工作流程出发,将编辑力划分为策划力、组织力、审读力、选择力、加工力五种,提出了编辑力“五力模型”[31]。于洪飞根据“胜任力模型”和“冰山理论”,提出期刊编辑的能力主要由显性能力和隐形能力构成,且二者所占比例为1∶9。具体而言,显性能力由专业知识水平、编辑知识容量和编辑职业资质构成;隐性能力则包括基础层次、职业层次和事业层次3个级别[32]

在对编辑能力构成要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对于编辑能力的培养方法纷纷建言献策。和认为,编辑力是知识、素质的外显,培养途径一是靠学习,二是多实践。他在《全媒体时代的出版“编辑力”探析》一文中对此作了具体论述,提出编辑力的培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明确编辑力生发的方向;二是寻求编辑力生发的突破口;三是提高编辑力运作的效能[33]。刘久平分别从编辑个人和出版社两个角度对编辑力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指出对于编辑个人,提高编辑力应在坚持文化理性追求和强化三种能力(选题策划能力、组稿能力、审读加工能力)上下工夫;对于出版社而言,在编辑能力建设上则应重点搭建好战略引领平台、人才建设平台和科学分工平台[34]。此外,逻辑学是提升人的理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鉴于编辑工作是一项理性思维要求很高的工作,孙志华撰文指出,编辑日常须注意多学习和掌握一些逻辑知识与方法,并主动在选题策划、书稿审读加工、图书装帧设计、市场推广等工作环节加以应用[35],并认为这不管对于提高编辑效率还是提升个人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